元家村長瞧著元仕進拍他一肩:“老弟,我瞧著戚家也是這個意思。你們可以想一想,笙兒將來成親后的事了。”
他們一行人進了村,村子里的人知道他們去戚家村赴宴后,一個個羨慕不已,柳氏和駱氏聽說消息后,一個個心酸不已。
元仕進一家人回了家,元達和兄弟聽到消息趕了過來,他們瞧見元仕進滿臉的歡喜,也注意到林氏沒精打采的樣子,兄弟兩人轉頭瞧向元達笙,見到他一臉坦然的樣子。
元達和兄弟只能扯著林氏到一邊說:“娘,戚家人難道只重視爹和三弟,沒有人照顧你?”
林氏搖頭,戚家對客人們照顧得周到,她還真說不出戚家的不好,她低聲說:“過幾日,笙兒和戚家十一姑娘定親。戚家的意見,十一姑娘年紀不大,婚期可以晚上一兩年。”
元達和兄弟原本是不好意思關心未來弟媳的年紀,現在林氏這么說了,他們有些好奇:“戚家十一姑娘到底有多少?”
林氏不方便說戚善實際的年紀,只能說了一個大致的數,元達和兄弟聽后和林氏一樣的反應:“娘,戚家姑娘年紀不小了,已經滿了十五了。親事定了下來,今年都可以成親了。”
元仕進行了過來,黑著臉瞧著他們母子:“笙兒還要不要讀書?成親,我們家里有這么多操辦喜事的銀子嗎?
你娘聽人說幾句話,就什么都忘記了。笙兒現在讀書靠自個,成親的時候,我們當爹娘的幫不了他多少,在這方面還是聽他的意見。”
元家村長私下里和元仕進說了,他們這樣的人,放在村里算是聰明人,但是走出元家村,真不是多么聰明的人。
元達笙這樣聰明的人,他不反對戚家的提議,自然是戚家想得周全,他們這邊也要識趣一些。
他們兩家剛定下親事,接著就成親,日后元達笙考舉人什么,很容易讓外人誤會,他是借了妻族的光。
元仕進一下子聽明白村長話里面的意思,他堂堂正正的一個兒子,可不能在這方面受委屈,親家那邊都愿意為他兒子考慮得長遠,他一個當爹的人,在這個時候可不能讓兒子失望了。
在林氏和元達和兄弟在一邊說話的時候,元仕進和元達笙表示,戚家是厚道人,他們這樣的安排,除去對自家有利外,對元達笙也一定是有好處的。
元達笙也知道這個家里面,大約只有元仕進最懂他,他低聲和元仕進說:“爹,我明年想參加舉人考試,我的親事定了下來,便能夠好心無旁騖的用心讀書。
但是成親了,就有些不同了,我要擔起自個的小家,要張羅的事情就多了。我總不能讓你兒媳婦里外都管吧?那我還是一個男人嗎?
我想好了,我明年要是能夠順利考中,繼續在府城讀書。我們后年成親,她家的七叔和堂哥在府城,我們一家在府城居住,爹娘也有親戚家可以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