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維山一行人和周家人會面氣氛不錯,戚其良見到一個美麗大方的女子,周家小女子見到戚其良,她對戚其良的印象很不錯。
兩家距離有些遠,而且戚其良在家里面的日子不多,戚維山夫妻是戚家的當家人,有他們出面和周家說實際情況,兩家也決定可以先把親事定下來。
戚維山一行人帶回來的好消息,讓戚家人歡喜不已,孫三花扯著兒子袖口,問:”良兒,周姑娘是什么人,你瞧仔細了嗎?”
“娘,你放心,我同窗為人品行相當好,周家姑娘的品性差不了。”他說完這話后,突然想起元達笙來向他打聽戚善的事,這世間果然有一報還一報的事。
戚培基夫妻歡喜不已,第二天就安排戚其閣夫妻陪著戚維肆夫妻前往府城正式提親,戚其良再一次前往府城,這一次,戚家村里有聰明的人,來戚家打聽消息。
戚家人笑而不語,他們也沒有多問,戚家人的神情,瞧上去只會是好事情,他們靜等著聽消息。
他們轉而關心戚善定親的事,他們認為元家村元達笙瞧著還行,只比戚其良差了些許。
可惜戚其良不在家里,否則他會告訴大家,元達笙在官學同屆里面,他表現得很是優秀。
童娟子很快聽說戚善的親事,心里面很是惱怒,她以為她和孫三花現在的交情,也值得孫三花和她提前說一說喜事。
結果她等到眾人皆知曉,她才聽到真相,只是她想到孫三花有戚其良這個兒子,又很快的收斂起面上的怒火。
她神情淡定的去恭喜孫三花,反而是孫三花瞧著她有些過意不去解釋:“娟子,你沒有問過善善的親事,正好,家里的意思,孩子親事沒有正式定下來,也不用對外張揚。”
童娟子聽她的話,越發郁悶不已,她不是不關心戚善的親事,而是認定戚善的親事,要等戚其良從京城回來,才會開始議親。
這大半年下來,她總是尋機會和孫三花說:“孩子年紀大了,定了親事后,最好趕緊成親,免得夜長夢多,誤了美滿姻緣。”
孫三花最初嘴上會分辨幾句話,后來完全認同童娟子的話,童娟子心里面偷樂。孫三花認同了她,戚善日后定親,當娘的急著嫁女,一定會讓戚家人不喜,而且還會傷了她們母女的感情。
童娟子暗喜了大半年,只等著看孫三花的熱鬧。她待孫三花到底是情意清淺,從來不去記孫三花的大小事。
她自然錯過了孫三花提及戚熒定親后的事,而且她更加不知道,孫三花會在家里人面前叨叨,但是有人表示了反對的意思,她又會表現出完全遵從戚維山夫妻的決定。
戚其良從京城回來后,童娟子尋不到和孫三花單獨相處的機會。她不著急,戚善要定親,這一時也沒有那么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