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招娣現在不能想關于戚善的事情,她和戚善就是兩條道上的人,偏偏兩人緣份太深了。
她嫁進元家村,戚善和元達笙又定了親事,這種避都不能避的緣份,在村里人好奇打聽戚善消息的時候,她還要笑著夸贊戚善。
每當這個時候,她覺得她的心好疼,這種言不由衷的話,近來她越說越自然了,她都快相信她和戚善是有過真正的友情了。
曾招娣以為她掩飾得很好,只是時間長了,總會有露餡的時候,村里的人,聽她來來回回說的都是浮在面上的事,多少猜出來,曾招娣和戚家姑娘的關系,沒有她說得那般的親近。
柳氏和駱氏有意接近曾招娣,就是想多聽一些戚善的消息,可惜她們沒有聽到什么有用的話。
妯娌兩人失望后,都認為曾招娣這個人是面上笑,心里面藏著刀子的人。她夸贊戚善許多的話,都只是浮在面上的夸贊,村里的人,對戚善認知非常的模糊,只覺得戚善不象農家的女子。
柳氏和駱氏轉頭向婆婆表示,有機會的時候,她們也想見一見未來小弟媳。
林氏以前有過這個想法,覺得她們妯娌有機會接觸是好事,她和劉氏私下里說了說,劉氏抬眼望著她:“你們家已經分了家,戚家姑娘嫁過來后,兩個當嫂嫂的人,是可以多接觸幾回。”
元達和兄弟常來家里面走動,也會順手幫著做一些重活,以至于林氏在有的時候,忘記兩個兒子分家出去的事實。
林氏聽到兩個兒媳婦的想法,只當沒有聽見,她們再試探的時候,懟道:“你們兩個忘記了,我們家已經分了家,笙兒定親的時候,你們都沒有跟著一道過去。
那就等著笙兒成親了,你們妯娌再來親近吧。你們妯娌相處的事,日后也不要來問我。”
林氏想起元達笙定親的時候,他們夫妻是問過兩個兒子的意見,兩個兒子最初都是樂意的,只是他們回去和兒媳婦商量后,又來表示,他們還是不要去湊熱鬧了,免得引起戚家那邊的誤會。
元仕進當時神色沉沉的瞧了瞧兩個兒子,在林氏還要好言相勸的時候,他直接攔了話,對兩個兒子說:“老大,老二,你們記住你們今天的拒絕,日后,別在此事做多的糾結。”
元仕進很是生氣,轉頭把這事告知了村長,換得村長滿臉不解的神情瞧著他:“他們兩家已經分了出去,孝敬你們兩人,是他們應該做得事情。
他們要養兒女,管不了弟弟的事,這是你們早已經明白的理,你這一會何必再生氣。”
元仕進瞧著村長苦笑了起來,說:“他們三兄弟,眼見笙兒最有出息,我想著他們兩個當哥哥的人,借著這個機會和笙兒親近起來,日后,兄弟之間也能互相伸一伸手。”
村長明白元仕進的用意,當爹娘的人,對兒女都是差不多的心思,希望兒女們的日子都能夠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