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瞧著她搖頭說:“你中午學了后,下午回去煮給你爹娘嘗味道。你要覺得自個這道菜可以出師了,我教你做別的菜,我也只會煮自家菜。”
林氏在戚家吃過飯菜,戚家人煮飯菜的味道比她好,戚善嫁進來后,林氏一直把著廚房不松手,就是擔心他們夫妻吃習慣戚善煮的飯菜,將來舍不得放手小兒媳婦跟著小兒子走。
戚善這方面也表現得非常好,不管林氏煮什么菜,她都能夠吃得津津有味,仿佛林氏煮的飯菜極其美味,逼得林氏也不得不去尋村長家討教煮菜的方法。
戚善其實是喜歡元希珍這個侄女的,瞧著就是滿臉懂事的樣子,吃飯的時候,吃完一碗飯要再還有一碗的時候,她還會打量一下家里人的神情,見到大家低頭吃飯無人理她,便歡快的去添了飯。
午餐后,元希珍洗了碗,又把廚房面上抹了一遍,小姑娘做事干凈麻利,戚善瞧后在林氏面前夸贊了元希珍,她紅著臉和林氏還有戚善表示,她明天還來,會繼續好好做事的。
元希珍走了后,林氏和戚善說:“家里面的孩子們都很好,只是他們的娘有些眼皮子淺,把孩子們的前途給誤了。”
果然癩痢頭兒子自家的好,在林氏的心里面,孫子們事事皆好,就是有一個不太懂事的娘。
戚善是不接這種話題,她笑著說了別的事情:“娘,元家村過年有哪些習俗?你和我仔細的說一說,我過年的時候,也會多注意一些。”
林氏聽戚善的話,想起過年要準備的事情,笑著說了起來,戚善聽后表示要記錄下來,她轉頭去拿紙筆過來,林氏見到她這個架式,反而說不出話了。
戚善只有把紙和筆送了回去,轉身再進房間,林氏瞧著她松了一口氣,說:”我這樣人說的話,如何能用紙筆記了下來,你那樣做,我心里面緊張,氣都不敢大喘一口出來。”
戚善瞧著林氏笑著說:“娘,我現在不著急了,我跟著娘做一遍,也能記一個七七八九,以后有不懂的地方,我再來問娘便是了。”
林氏連連點頭說:“行,我其實也是跟你祖母學的,她老人家在的時候和我說,這樣的事情,一年做的不行,兩年繼續做,只要用心,總有一年能夠做得成樣子。”
戚善好奇元達笙祖父祖母的事情,林氏挑選了一些事情和戚善說,表示兩位老人家如果活得久一些,自家的生活只會更加好一些。
林氏感嘆說:“你們祖父的性子只要不涉及讀書的情況下,他表現得特別和善。你們的祖母是一個特別精明能干的人。維持一個大家相當不容易,她能讓一家人和睦相處。”
戚善贊同的點頭,當家主母除去和善的外表外,還一定要精明能干,她的祖母和大伯母就是這樣的人,在許多的時候,大家只瞧見她們和善可親的一面,會忽視她們內在的精明能干。
戚家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戚培基父子付出不少的心血,周氏和錢氏也一樣付出了許多的努力,而且家大人口又多了后,她們婆媳在這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戚家人不管在內在外都表現得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