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家村的家居日子寧靜,家里人少事少,戚善大多數的時候,都在忙碌著自個的事情,閑暇時,也常和元希珍上山,只是元家村山上沒有太多能用東西。
戚善和林氏提了提,她嘆息道:“這些年山上多了一些東西,我剛嫁進來的時候,這山上幾乎見不到多少綠色,能吃能用全給大家挖盡了。”
戚善一下子明白了,元家村為何守著一座山,一村人的生活還能這般的風波平靜了。她和林氏說了戚家村上山的規矩,不管那東西如何的吸引人,都不能把根挖絕了。
林氏想起戚家村山上的綠色,再瞧一眼元家村山上綠,笑著說:“現在好了,吃了大虧后,大家懂得留下一些東西了。”
戚善在元家村依舊沒有什么交好的朋友,只有柳氏和駱氏與她來往的多,林氏時常鼓勵戚善多出去和村里人說一說話,戚善笑著點了頭,但是出了門后,她還是遇不到能說上話的人。
柳氏知道林氏的好意后,笑著對戚善說:“娘是一腔的慈愛心思,但是初嫁里村里的年青婦人,有幾家婆婆會象娘這般的通情達理?小弟妹,再緩幾年,你們生兒育女后,可以自在交朋友了。”
戚善笑瞧著柳氏:“大嫂,你和二嫂還有珍兒有空過來坐一坐,其實這一天過得很快。”
柳氏覺得戚善性情沉穩,她當年嫁進來的時候,面對陌生的夫家,有好一些日子,滿臉茫然神情如同無頭蒼蠅一樣瞎轉,那有戚善這般的沉得住心氣。
柳氏越發覺得要元希珍多親近戚善,而且現在婆家不用種田地,也不用做什么活,女兒跟著祖父祖母一起吃,時不時還能吃上一頓葷食。
柳氏常來公婆家走動,駱氏時不時也會來走一走,元仕進夫妻面上的笑容多了許多,只覺得小兒媳婦進門后,她們妯娌相處得好,家里人關系跟著親近了許多。
日子還是如流水一般度過,初秋的時候,村里穩婆來瞧了戚善,她認為戚善的胎相不錯,還是要注意不要吃得太多了,要多在外面走動。
戚善應承了下來,林氏這些日子很用心勸她多吃一些,她都想法子塞給元希珍吃了,這一會林氏聽了穩婆的話,心里面也跟著有些后怕起來。
她也是生過孩子的人,她只覺得戚善吃不胖,就沒有這么多的顧忌,結果穩婆這么一說,她立時對戚善說:“老三家的,我以后不勸你多吃了。”
元希珍過后知道穩婆說的話后,她和戚善說:“小嬸嬸,天氣涼快了,我上午和下午都陪你在村子里走一圈,我娘交待了,小嬸嬸現在要慢慢走,我不會著急的。”
戚善笑瞧著她面上的認真神情,說:“好,以后要麻煩珍兒照顧我了。”
元希珍越發覺得自個責任重大,她和戚善出門前,都要先出去走一趟,然后再陪著戚善出去,戚善知道她的用意,笑著寬慰她:“珍兒,我們和村里人沒有什么大仇,你不用太過緊張了。”
元希珍滿臉慎重神情說:“小嬸嬸,村尾的人家,也和村里人沒有仇,他們那一天晚上給人下藥照舊睡熟了,到現在都不知道是誰做的惡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