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招娣搖頭,婆婆再問:“你們兩人以前是不是打架過?”
曾招娣不能否認事實,婆婆瞧著她:“她們是一群好心人,你要拿刀去對付她們,你們一家以后還要在村里過日子嗎?”
曾招娣一下子蹲下來把頭埋下去,哭道:“現在日子都過不下去,我們明明好好的,給她們在外面說成這般不好的樣子。我一個女人受得住,孩子爹可是男人,他是要面子的人。”
婆媳在院子里說了好一會話,曾招娣滿臉委屈神情跟著婆婆在村子里轉了一圈子,然后傳言又變了,大家夸贊她們婆媳感情深厚。
元希珍最早聽到消息,回來失望的和林氏婆媳說:“現在外面傳言又變了,變成昨天他們兩人在院子里親熱,路過的人誤以為他們打了起來。”
林氏和戚善都認為,他們夫妻還不如打了起來,比在院子里親熱的名聲來得好一些,幸好他們孩子年紀小,要不然兒女親事都會成難題。
曾招娣回家后,見到自個男人的時候,瞧了瞧他的面色,解釋說:“我和娘已經和大家解釋了。”
她男人瞧著她,雙手搓著額頭說:“這事用得著出去解釋嗎?你們不出去解釋,這事兩三天就過了,你們四處解釋,這事就沒有那么容易過。”
曾招娣完全愣住了,說:“我是為了你的面子出去解釋的。”
她男人瞧著她長嘆道:“以后不用多此一舉了。還有晚上要說話什么的,我們回房間說,不要在院子里就吼了起來。”
戚善過后在村子里遇到曾招娣,她高昂著頭從戚善面前經過,戚善對此沒有任何反應,元希珍在一邊有些生氣道:“小嬸嬸,她上次給男人打成啞巴,現在見人不會說話了。”
戚善瞧著她面上的生氣神情,安撫道:“珍兒,我瞧著她日子過得不錯,才會故意到我面前晃一晃。她要是日子難過,就不會從我面前經過。”
元希珍只覺得戚善為人太好了,難怪她娘總是和她說,可以和小嬸嬸學習許多的東西,但是脾氣不要和小嬸嬸一樣,對人對事太過寬宏大量了,這樣自個心里面會不舒暢。
天氣又涼快了一些,元達笙的書信總算到了,他在信中說明,已經在回家的路上,家里面不用再給他回信了。
元仕進夫妻和戚善都安心了,元希珍歡喜過后,又有些失落了,元達笙快要回家了,她是不是不不用天天來祖父祖母家?也不用陪小嬸嬸在村里走動了,更加不能天天陪著長輩們一起用餐了。
元仕進夫妻歡喜之余,又盤算著兒子現在距離家里面還有幾天的路程,他們歡喜之后,覺得家里面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
元仕進很快的出了門,林氏則是進了房間,過一會又叫元希珍陪著去了菜地,戚善扶著腰身進了房間,等到她出來后,在屋檐下走了一個來回,元希珍和林氏滿臉歡喜神情進了院子門。
林氏笑著對戚善說:“過幾天,菜地里的菜就能吃了。”
戚善瞧了瞧元希珍的神情,笑著點頭贊同道:“娘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