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希珍還是陪著祖父祖母居住,她喜歡逗小堂弟玩耍,只是小堂弟睡得時候比醒的時候多,她擔心的私下里尋問柳氏,得到一個答案,小孩子也會乖一百天,過了一百天后,他們就會調皮了。
戚善出了月子后,有林氏幫著照顧孩子,她比較清閑起來,想起元達笙年后要入京城趕考的事情,她為元達笙準備書生袍。
元家村的生活平靜,然而很快風波又起,村尾的案件破了,是他們鄰居親戚作的案子,兩家鬧了起來,差一點就要動刀子了,給聽到消息趕過去的村長勸阻了。
鄰居家一樣喊冤枉,他們沒有想過親戚來家里面一趟,會惹下這樣大的禍事,村尾人家事發后,官吏們上門打聽情況的時候,他們是有什么說什么,從來不曾隱瞞過任何事情。
他們家的人,如果做下這種壞事,絕對會表現得心虛。而且他們家的親戚來家里一趟,他們也沒有帶著親戚去過鄰居家,這事太冤枉了。
但是不管鄰居家如何的辯白,兩家都不會再親近往來。家里面的東西也給人轉賣出去,就是在那些人轉賣東西的時候,給官吏們注意到這些人的不軌行事。
村尾人家獲得了一些補償,但是東西不多。而村里的人,對各家親戚往來也比較注意起來了。
林氏和戚善私下里說:“他們兩家原本就有些不和,這樣一來,以后更加不會來往了,偏偏又住得近,抬頭不見低頭見,這以后誰都不會舒服。”
林氏原本覺得戚善不太和鄰居家交往,這樣顯得不太親和,現在覺得戚善這樣挺好的,以后免去了許多的麻煩事情。
戚善不知道林氏有這樣的想法,她最初和兩邊鄰居家年青的婦人,是有過交談,只是她們每天都忙碌不停,戚善和她們相比,顯得太過清閑了一些,自然也少了許多的共同話題。
后來戚善聽柳氏和駱氏提過,她們和曾招娣關系親近后,她越發沒有了和她們交往的心思,而且她每天瞧著是閑散的日子,可是要做的事情卻不少。
在元同瑾睡覺的時候,戚善帶著元希珍一起做針線活,林氏在一旁陪著她們,說著今天中餐吃什么的大事情。
戚善問家里面有什么菜?林氏說了家里面的菜,然后又想起來了,說:“天氣冷,雞也不太下蛋了,我們明天吃**。”
戚善瞧著元希珍閃亮的眼神,笑著說:“娘,我們聽你的安排。”
林氏又和戚善說,明年春天的時候,還是要多買一些小雞回來,天氣冷的時候,就可以隔幾日吃一只雞。
元希珍聽后在一旁連連點頭道:“祖母,我每天喂雞,把雞喂得肥肥的,天氣冷的時候,正好可以吃。”
祖孫兩人湊在一處說起喂雞的事情,戚善笑著把醒來睜開眼睛的兒子抱了起來,給他換了尿布,又抱他入內喂了奶。
他們母子出來的時候,林氏和元希珍喂養小雞計劃,已經到了冬天吃雞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