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戚善對元家有了一種歸宿感。在此之前,她的心是飄浮的感覺,現在心安穩了,日子能踏實的過下去。
下雪的天氣,元達笙趕在孩子百日前一天回來,他還從府城帶了大半車的菜。
第二天,客人們來了后,午餐后,客人們離開,元達笙跟著也坐馬車趕回府城。
臨行前,他和家里人說了,這一次冬假回來,他會把放在府城所有的東西帶了回來,等到年后,再去府城和同窗們一起前往京城,他會安排好去京城的事情,也不用家里人操心了。
傍晚的時候,元家依舊是熱鬧,晚餐后,男人們坐在廳里面說話,女人們則在廚房里整理東西,大家說著話,這一天笑笑鬧鬧的過去了。
第二天,元仕進去和老村長說話,他說了元達笙的打算后,頗有些內疚說:“他說去京城的事情,已經計劃好了。我心里面有些難過,別人都有人幫忙,只有他事事要操心,還要管著家里人。”
老村長瞧著元仕進嘆息道:“你有這份心最好,要記住你現在的想法,以后他兩個哥哥除非有大事情,否則你就不要和笙兒說兩個哥哥家里面的事情。”
元仕進低頭看了看手,悶聲道:“他們兄弟以后生活相差太大了,我們活著的時候,心里面總會不好受的。”
老村長瞧著他苦笑道:“他以后生活平順后,你也應該想到他的不容易。在外面的生活,比我們想象得要難很多的,他不和你訴苦,但你不能當作什么不明白一樣的對待他。”
元仕進聽明白老村長的提醒,點頭說:“我其實也是懂的,各人有各人的造化,老大和老二只有這么大的本事,給得多了,反而對他們有些不太好。”
老村長瞧著元仕進半會,他的心里面有一些盤算,但是要和兒子商量后,才能說出來。
元仕進在回家路上,突然靈機一動想起一些事情,他回去和林氏商量了。
林氏用心的想了想后,對他說:“大孫子有幾分的靈氣,但是他的差事不能辭。別的孫子,年紀大一點,不夠機靈,年紀小的,有幾分機靈,偏偏自個還要人照顧。”
元仕進對此嘆息不已,說:“算了,這樣的事情,還是等到笙兒回來再說吧。我現在和你這樣說一說,也只是我們夫妻之間的閑話,你可不要往外面說。”
林氏應承下來,轉而又提及戚善母子的事情,元仕進瞧著她好笑道:“喜兒太小了,他們夫妻也不敢帶這么小的孩子走遠路。”
元達笙和戚善說過他的打算,他入京城趕考,運氣好,榜上有名,等到差事分配下來后,他有假期再來接戚善和孩子們一起上任。
他動過心思接元仕進夫妻一起去,但是他仔細的想了想前程,覺得爹娘還不如暫時留在元家村,等到他們安穩后,過幾年,再來接爹娘一起去過日子。
戚善勸他下一次回來的時候,把這些事情說給元仕進夫妻聽,至少讓他們夫妻心里面有底,他們不是不想接元仕進夫妻一起走,而是外面的日子,不會比家里面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