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覺得戚家村的生活好,想著給娘家侄子侄女牽紅線,她們也不想一想,這樣的好事容易做,人人都會搶著去做了。
我們村里面這么多的人,最后也只有一個媒人,把這樣的好事做成功了。別的人熱心了大半天,最后成不了事,還落得兩頭討嫌。
她們在你這里沒有搭上話,便想著請曾四出面牽紅線。曾四是什么樣的人?村里的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她從來只管說話不管成事的人。這一次,她總算是聰明了一回,不敢應承做不到的事情。”
戚善這個時候明白了,嬸嬸們近來為什么又到她面前說了一堆的好聽話,原來是在曾招娣這里碰壁了。曾招娣不敢應承下來的事情,戚善自然是不會多事。
嬸嬸們再來的時候,林氏照舊熱情的招呼她們,聽她們在戚善面前提及娘家侄子侄女的時候,她還跟著感嘆孩子們轉眼就長大,都到了婚嫁的年紀。
有林氏接了話,嬸嬸們瞧著戚善目光殷切起來,說:“笙兒家的,你是沒有仔細瞧過我的侄子和侄女,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你說他們是不是值得一門好親事?”
戚善瞧著她們笑著說:“嬸嬸,我平時不太出門,也不知道村里人家的事情。我們村里不是有媒人嗎?你們去和她說一說你侄子侄女的事情,也許能夠牽得一門好親事。”
嬸嬸們面面相覷,她們娘家人要有這個心思,她們早已經成事了。只是她們瞧得出來,戚善對她們說的事,還真沒有半分興趣。
她們的目光瞧向林氏,她們知道林氏的性情好,想著當婆婆的人,為她們說一句話,當兒媳婦的人,自然沒有二話可說。
林氏被她們的眼光瞧來瞧去,想到柳氏過來說的提醒話,笑著說:“笙兒不在家里,她一個新媳婦也不方便出門。你們有心為你們侄子侄女尋合適的親事,自個去村里多走動。”
戚善神態自然瞧著嬸嬸們,她面上帶有幾分的笑意,眼眸明亮的瞧著她們,嬸嬸們不知為什么,在她面前不敢繼續糾纏下去了。
她們出了院子門,互相瞧了瞧后,臉都有些陰沉下來,她們和娘家人說的時候,可是相當的大氣,認為這樁事情不會太難,畢竟她們是長輩,她們在侄媳婦面前總有幾分面子。
林氏在她們走了后,嘆道:“她們無利不起早,我這個人是太過心軟了一些,她們在我面前說得幾句好聽的話,我有的時候會順嘴答應下來。
這一次,多虧你大嫂上門提醒了我,我才沒有理會她們的話。你瞧一瞧她們出門時候,那面上的神情,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娘,你既然已經知道嬸嬸們的為人,以后不管嬸嬸們在你面前說什么話,你對著她們只是笑,不用回答什么。”
戚善不想以后林氏隨意應承了什么話,她們三個兒媳婦要跟在后面彌補一番。
這一時,她順著林氏的話,又說了提醒話,讓她以后面對嬸嬸們的時候,不管她們態度如何的殷切,她拒絕不了的時候,干脆只管笑著應付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