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和柳氏妯娌堅信戚善的純良品性,別的人,都認為戚善還是有些心機的。
兩家年青婦人被分家了,而且家里人對內情諱莫如深,越是這樣大家越好奇。
有一些年青的媳婦多少猜到了一些真相,她們覺得報應總算到了,以后這兩人總不會有那么多的閑心,在村里面四處攔人說話。
她們當年被兩位婦人攔著說有色彩話的時候,心里面那種難堪又不方便對人言,后來想起來,都覺得當年還是太過年輕生嫩了一些。
有的事,沒有苗頭的時候,村里的人,私下里不會討論,現在有苗頭了,年青婦人生育兒女后,也不介意和身邊人分享當年的難堪事情。
她們的男人知道兩位年青婦人聯手做下的事情,第二天便去尋她們的男人出氣,兩位年青婦人的男人,原本覺得她們說話大膽有趣味,卻從來不知道她們還有那種教導房里事情的愛好。
他們想到自個的女人,把他們在房間里的表現,到處說給旁的女人知曉,仿佛無形中被剝光衣裳了,如果不是考慮年幼的兒女,而且家里面也少不了一個女人,他們都動了休妻的心思。
他們原本以為擔著分家的過錯,已經是做難過的一關,但是自第二天起,村里的男人對他們動手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個身邊女人的過分、
元家村一時熱鬧起來,兩家男人忍無可忍的把女人送回娘家,私下里尋岳父說明了真相,以至于岳父都不敢出頭給女兒說話。
元仕進還是聽林氏大約說了情況后,他認為三個兒媳婦這一次做得不錯,至少她們給村里年輕媳婦做了一個榜樣。
春天快要過去了,元達笙報平安書信送到了,元仕進夫妻和戚善都透了一口氣,元達笙信里面說了,科考過后,他還會寫信回家報平安的。
春天里,戚善和元希珍每次上山,都不曾空手下過山,只是她們不和村里人一起出行,村里的人,也不知道她們的收獲。
柳氏感嘆過元希珍的收獲,只是她聽了元希珍說的出門時間,還有回來的時間,便覺得還是不和小弟妹約著一起行動了。
林氏看著家里面的干貨越來越多,她心里面越發的高興起來,當家的女人,就是樂見家里面存貨多,直到元仕進的提醒她,戚善曬了這么多的干貨,她也是有用處的。
林氏回頭對戚善笑著說:“老三家的,你和珍兒以后曬的干貨自個留著,也不用往家里面添補了,我房間里也沒有地方裝了。”
戚善明白林氏的意思,她原本就有這個想法,只是林氏一直歡喜收藏干貨,她自然會順著長輩的心意行事。
元希珍最初不敢相信林氏的話,后來見到戚善果然不交干貨給林氏后,她歡喜的悄悄和戚善說:“小嬸嬸,我們把干貨存多一些,交給大哥去賣,大哥說城里人喜歡存一些干貨冬天吃。”
戚善認同元希珍的話,上半年元達笙要準備大考,家里面的確是需要一些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