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滿目青山。
穿過蜿蜒崎嶇的山路,終于看到了炊煙裊裊升起的村莊。
狗吠聲,鳥叫聲,孩童歡笑聲……劉家村終于到了。
踏著輕快的腳步,路過一座大橋,橋下水流湍急,橋上人影閃動,有拉著牛的牧童,有趕著成群鴨子的老人,有提著一桶濕衣物的小姑娘,也有拿著芭蕉扇悠閑散步的壯年小伙子,萬紫晴笑著跟認識的人打了個招呼,“七姥爺好啊!”
橋頭的七姥爺開著一家雜貨鋪,里面有釀醋,醬油,豆腐,高粱酒和豬肉,雞肉等。
生意不錯,在這個山溝溝里屬于頭一份子做小買賣的人。
山溝溝里大小有兩個村,一個劉家村,距離大石橋近,一個馬家村,距離大石橋遠。
方圓十幾里,就這么一個雜貨鋪,在村民眼里可謂稀缺的很。
鋪子里的東西比鎮子上貴了那么一點點,大家伙也不介意,總比坐著牛車或者步行二十幾里上坡山路去鎮上買東西劃算的多吧。
當然了,雜貨鋪里要是沒有他們偶爾想要的稀缺物了,他們還可以讓劉七公下次去鎮子上進貨的時候,幫他們捎帶一份回來,當然,劉七公肯定是會賺取差價的。
劉七公放下手里剁豬大骨的斧頭,抬頭一看是萬紫晴姐弟倆,立馬來了笑臉,“喲,瞧瞧是紫兒跟阿滿來了啊,這是又來看你外婆來了?嘖嘖嘖,你們姐弟就是孝順!可不像我那孫子跟孫女,天天呆在鎮子上,書院放假了也不知道回村里看看我這個老家伙,唉!人比人可真是氣死人啊!還是你外婆有福氣,有你們這么孝順的外孫女。”
萬紫晴跟小阿滿對視一眼,都挺尷尬的。
這七姥爺就是喜歡賣慘啊!
誰不知道他老人家的孫子孫女可是鎮上清風書院里的讀書人。一般多少老頭老太太羨慕不來呢。
誰讓人家家里有錢,做著買賣,還有識文斷字的后代。
不像他們這些大老粗,大字不識一個半,每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子孫后代也白丁。
萬紫晴不想跟其他人似的,拍這老頭馬屁,說他孫子孫女多么多么識文斷字,將來多么多么有前途,他家在這劉家村跟馬家村是多么多么有威望,大伙兒多么多么羨慕他。
她更不想如有些人似的,陰陽怪氣,或者羨慕嫉妒恨的撇嘴翻白眼嘲諷,說他這是臭得瑟拐著彎的奚落挖苦別人呢,說他不就是有倆個臭錢,家里有倆識了幾個狗爪子字的后代嘛,有什么可嘚瑟的,就算識再多的字讀再多的書,又有什么用,本朝科舉制度可不允許商賈后人科考,做官。
于是微笑著道:“您也是有福氣的人,天天大豬骨頭用斧頭剁著,不愁沒肉吃,依我看啊,有肉吃才是真正的福氣。”
劉七公一愣,然后低著頭沉思半晌,最終笑了,“還別說,你這么一說,還真挺好像那么回事的,不管天大的福氣也比不上我老頭子天天有肉吃啊!哈哈哈,確實這個個理!”
萬紫晴:“……”
這人就是喜歡聽好話,比她還愛挺好話。
“得!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七姥爺我也不是小氣的人,看你替著籃子,肯定那籃子里也沒帶啥稀罕的好東西,正好今天的豬大骨多,給你送兩斤吧,帶過去給你外婆嘗嘗鮮,我給你說啊,這豬大骨熬的湯,那喝著可美了,湯上再撒點蔥花,聞著都香啊!”
萬紫晴推辭了兩下,便謝過領了對方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