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牙行伙計也就不再放心上了,走了幾步,又開口了,“以后遇到難事兒了,可以找鄰居幫忙,這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你們出門在外,總得為了以后的生活順遂些,多交點朋友才是,這俗話又說的好,朋友多了路好走。”
萬紫晴趕緊點頭稱是。
“還有啊......”
萬紫晴已經懶得接話了,只希望兩人走的這條路短點再短點。
她已經快受不住對方如鸚鵡學舌似的聒噪了。
院子里,牙行伙計口述了下怎么打水后,又盯著纏繞的繩子皺眉頭,“這麻繩一看就時間長了,已經不牢固了,你們還是去街上買根新麻繩吧,然后回來重新纏在這個鐵拐上,這樣用鐵鉤在勾住木桶,搖起鐵拐就能打水了。”
萬紫晴了然的舒口氣,原來是初中物理講的定滑輪原理啊。
不過,這樣太費力了,她可搖起鐵拐吊不起來一桶水。
萬紫晴又問了問牙行伙計,問他知道哪里有專賣安裝井上那個轱轆軸的行家。
她覺得還是再安裝個轱轆比較好,如果鐵拐繼續安裝在原來的轱轆上可以省一半的力,如果鐵拐按在后來的轱轆上,那就可以剩三分之二的力。
牙行伙計這次倒是干脆,告訴了萬紫晴后,萬紫晴又拿出了十五個銅板給他,嘴里一個勁的抱歉著,“今天真的太不好意思了,讓你來回跑,這是點小意思,你拿著吃杯茶吧,我還有事,就先忙去了,回聊啊。”
切,她覺得十五個銅板已經夠多了。
對方來回不到十分鐘,說了兩句話就賺了她十五個銅板。
牙行伙計臉上笑容僵了僵,“姑娘,你這...”
萬紫晴回頭笑著道:“別推辭,不能讓你白跑一趟啊。”
牙行伙計:“......”
他是那個意思嗎?
不是!
他是覺得十五個銅板有點少。
怎么也二十個吧。
唉,十五個銅板也行,畢竟這姑娘找人辦事還知道給好處,一般人可沒有這種覺悟啊。
萬紫晴先在雜貨鋪里買了十米長的麻繩,又按照牙行伙計說的地址,這次很順利的找到了按井上轱轆軸的行家。
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爺。
萬紫晴再次心里沒底起來,懷疑他一把年紀了,還能不能有匠人的力氣。
但,快中午了,她也來回街上跑幾趟了,只能嘆氣一聲,幫老大爺提著工具箱,扛著麻粗繩子,領著他朝目的地走。
“大爺,您老貴庚?”萬紫晴心里實在忐忑,忍不住打探起來。
就怕這老大爺年紀太大,她要擔的風險太多。
“啊?”老大爺手貼耳朵,“小姑娘,你說什么,大點聲,我老頭子有點耳背~”
萬紫晴:“......”隨朝他搖了搖頭,心里卻犯愁起來,不知道這老大爺專業技術行不行。
畢竟,人一耳背,再一老眼昏花起來,多半不靠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