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軫請程倫英、孔周及劉武恭三人坐下來說話,也將楚山在汝蔡二州所面臨的防御局勢,以及楚山對接下來一兩年的戰局發展預判,坦誠相告,
“我此來南陽,嵩縣守將趙順已經降敵,為避免驚憂地方,靖勝侯嚴格封鎖消息,僅將此事密奏朝中。不過,你們也不要為這事擔憂太甚。岳海樓、曹師雄屢屢受挫于靖勝侯之手,曹師雄挾汝陽新勝之威,都沒敢從靖勝侯手里搶奪庇山河谷,現在溪河解凍在即,不利敵軍強攻,至少在淮南戰事未出結果之前,京西、河洛之敵,更多只是貼近汝州城、襄城及召陵修筑防壘,將更多的兵馬壓上來,但短時間內并不具體條件強攻汝州城、襄城及召陵。而淮南一戰,事關大越生死存亡,不用盡全力不能斬獲勝功,不能心存一地之私而害大局。這也是靖勝侯寧可楚山承受更大的壓力,也要奉詔放左驍勝軍駐移襄陽休整的關鍵,非是另奉秘詔”
“淮南一戰,即便能勝,也將是慘敗,或許只能勉強將赤扈東路軍主力逐出淮南。接下來兩三年內,敵我雙方圍繞秦嶺、淮河一線作戰,依舊是南北爭衡的關鍵。而楚山守御秦嶺與淮河銜接位置上的伏牛山、桐柏山,也必然將承受更大的軍事壓力,甚至有可能從汝州、襄城以及信陽三個方向遭受到敵軍的強攻。也因此,楚山必須在今年入冬之前,進一步鞏固伏牛山桐柏山防線一方面需要修建更多的塢堡,堵住伏牛山桐柏山大大小小的嶂谷隘道,防止虜兵從諸峰嶺間滲透侵襲荊襄;一方面楚山計劃在汝州及方城、向城兩縣山地征募編練更多的健勇,補彌守兵的不足。當然,南陽府是淮上冬季防御不可或缺的力量,靖勝侯要求南陽府軍現編一萬五千人馬,在入冬前到汝蔡前線完成一次輪戍,靖勝侯也會盡可能給輪戍的南陽府軍安排與敵接戰的機會”
南陽府接下來除了要派出府軍到汝州、蔡州前線參與輪戍外,史軫還要程倫英向寧慈提出南陽府軍選派中低層將吏進武士齋舍修習。
早先諸州守軍,以廂軍為主,也僅有兩三千老弱病殘,而鄉兵操練悉聽里甲組織,州縣平時都不干涉,甚至十數年都不會集中起來操練一次,作為州軍統領機構的兵馬都監司以及掌握地方兵冊、兵備及城池守御之事的兵曹,地位在執掌獄訟等事的州院之下。
不過,唐鄧二州并置南陽府,征募鄉兵寨勇,常編府軍擴充一萬五千余眾,兵馬都監司及兵曹的地位則徹底突顯出來;緊挨著府衙的兵馬都監司衙署占地也擴大了好幾倍。
寧慈總理府政,特別是大大小小的獄訟,占據他大部分精力,他平時都在府衙坐鎮,很少到兵馬都監司來,日常軍務皆由程倫英統領諸多軍吏署理。
除開程倫英外,南陽府軍另設二名廂軍都指揮使、六名廂軍都虞侯于各大駐營統領將卒、主持日常操練及城池戍守之事。
因為無需承擔繁重、兇險的守御、作戰任務,程倫英以這些人手,還是勉強將南陽府軍諸多軍務安排得妥妥當當,不需要寧慈操心太多。
次日天未亮,寧慈就帶著幾名幕職,早早走進兵馬都監司。
程倫英兵曹參軍事兼領兵馬都監司提舉軍務,乃朝廷所授官職,寧慈沒有權力直接將他踢到一旁。
不過,寧慈作為南陽知府兼領兵馬都監,諸廂軍都指揮使、都虞侯皆是他舉薦提拔上來的武將,他親自到兵馬都監司坐鎮,接手諸多軍務的署理,也沒有誰敢說與制不合。
南陽府衙的口風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緊。
楚山行營長史史軫昨日抵臨泌陽,與寧慈見面不散之事,跟長了腳似的,早就傳入曹司諸軍吏、諸將耳中。
結合之前汝南郡公府暗中散播的消息,稍稍敏感一些的人都意識到風波將起。
曹司所屬軍將武吏,多為地方士紳鄉豪出身,沒有誰不深深忌憚楚山,都清楚徐懷執掌楚山以來,對淮源、信陽等地的大姓宗族打壓是何等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