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城方圓百公里之內,只有天海城這一座歸屬于mets管理的城池。
至于不歸屬mets管理的城池,一個都沒有。
其實幾十年前是有的,衛星城附近有好幾個縣城。這些縣城規模不錯,基建完善。但后來,這些城池要么是毀于空間裂縫爆發,要么是毀于戰火。
經過歲月的摧殘,這幾個縣城只剩下了殘垣破壁。
縣城,是mets管理架構下最低級別的城池單位。當然,縣城是幾十年前的名稱。放在現在,它的稱呼是小型城池。
按照mets對城池級別的劃分,小型城池的定義是“人口數量在100萬以下,具有主干道路,少量的基礎建設,少量的武裝自衛力量和對抗異空間力量的城池。”
衛星城,便是一座小型城池,而天海城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中型城池的標準。
幾十年過去,人們將大部分的力量用于和空間裂縫做對抗,已無力再在大地上建造起一個個如雨后春筍般的城池。
是以,沒有城池作為基礎的組織和勢力,即便再強大,都是游民。
以前曾存在過有十來萬人的游民組織,龐大的人口使得這個游民組織看似很強大,但他們沒有立足之地,沒有武器配備,沒有行政架構,又沒有經濟和物資來源,只能去燒殺搶掠,就像是曾經的徐玉東。
最終,當時的mets只出動了數千人,便如屠豬殺狗一般,將該游民組織盡數收編清繳。
而游騎兵,便是衛星城西南方向的一個游民組織。
……
……
時間是第三天。
王雨晴已經帶著徐來朝著南方徒步走了一百多公里。
這三天來,他們走的大多是小路。是以縱然徐來的肉身素質遠超常人,腳上也起了一個個水泡,又癢又疼。
王雨晴的情況估計比徐來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她決定歇息一天,更重要的是,王雨晴和徐來攜帶的淡水和干糧都用完了。
于是他們不得不把目光放在這個稱之為“游騎兵”的游
(本章未完,請翻頁)
民組織上。
游騎兵盤踞在主干道路附近的一個村莊里,這個村莊是幾十年前的人留下來的,規模不大,建筑也很是破敗。但游騎兵的人數并不多,只有數百人,他們將村莊的房屋修繕鞏固之后,便在這村莊內暫時住了下來。
徐來和王雨晴一路走來,沒發現附近有其他的游民組織。村莊內本就有農田和前人留下的排水、灌溉系統,游騎兵們在農田上復耕,再加上附近的幾個湖泊,淡水供應也是充足。所以這個不大的游民組織,一時之間竟可自給自足,完全不用與外界往來。
巡邏的游騎兵哨兵,說是哨兵,其實就是個扛著鋤頭,坐在大樹低下乘涼的農夫。那哨兵帶著徐來和王雨晴穿過了好幾處農田,路上還看到了不少其他的農夫,嘴里“嘿嘿”的笑著,戲謔的道,“我來游騎兵這么久了,還是第一次見有人主動上門要跟首領換糧食和淡水的。”
在看到這位坐在樹底下冒著鼻涕泡泡的哨兵時,王雨晴立刻做出了一個決定。
拿新幣去和對方換一些淡水和干糧。
在大多數時候,這個舉動是極其危險的。
游民組織說的好聽點是游民,說的難聽點,那就是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