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華興大同公司的第一次飛躍。
但更厲害的、更大的飛躍,還在后面。
第二次飛躍,是因為空間裂縫在全球爆發。
裂縫的爆發在華國引發了恐慌,這種恐慌不僅僅是精神層面的,更是物質、物資層面的。
不少東西有價無市,千金難求。
比如說,武器。
比如說,食鹽。
比如說,藥品。
華興大同公司的創始人廖華興,抓住了這個機會。
廖華興在最快的時間內,以高價向全國兜售藥物。同時變賣其他無用資產,以在暗中購買武器,籠絡公民,為華興大同所用。
當時,mets還沒成立。
各國政府和華國各級政府也正在
(本章未完,請翻頁)
為裂縫的本質和要不要成立mets這件事爭論不休。
這便錯過了扼殺華興大同公司的最佳機會。
這是裂縫爆發后,華興大同公司的第一次投機。
廖華興,賭對了。
等到當地政府注意到華興大同公司的異常后,僅靠當地政府的治安力量,已經無法和華興大同公司對抗了。
不錯,僅僅是治安力量,因為當時的地方政府無權調集軍隊。
同時,華興大同公司向外發布消息。
凡加入華興大同公司、愿意為其效力的人,可以得到穩定的食物、淡水、食鹽和住房供應。
這簡直是平地里的一聲驚雷。
要知道,直到其后半年,mets才成立。而到mets完全取代各級政府,mets的公職人員取代政府的公職人員,已經是快一年之后的事情了。
這個消息吸引了當時無數惶惶不可終日的普通人,瘋了一樣的想要加入華興大同。
這是裂縫爆發后,華興大同公司的第二次投機。
廖華興,又賭對了。
華興大同公司在對對外發布了這個消息,得到大量人員加入后,立刻將公司總部、各級分部以及全部員工搬遷到了野外。
那時城池還沒大規模的建立,但已經有不少地方因為爆發裂縫,而荒無人煙。
廖華興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據說華興大同內部都有不少人反對他,為什么放著城市里面的高樓大廈不住,而跑到外面去受罪。
但廖華興的第三次投機,還是賭對了。
華興大同公司幾乎前腳搬遷走,他們原本的總部和各級分部的辦公地址就遭到了查封,所有不愿意搬遷的員工全部被捕。
當然,還有第四次投機。
王雨晴說,廖華興在決定搬遷至野外時,雖然愿意跟隨他搬遷的人占據大多數,但大多數人都在為搬遷去哪里而爭論不休。只有極少數人支持廖華興,將公司搬遷到裂縫曾經爆發過又被關閉了的地方。
當時,沒有人知道廖華興為什么要一根筋的將公司搬遷到那些地方。
更沒有知道,被關閉了的裂縫附近基本上不可能再出現第二個空間裂縫。
但總之就是,廖華興再一次賭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