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轉換”是徐來曾經向王建軍提出過的一個設想。
這個設想非常顧名思義,就是轉換空間。
自徐來重返mets之后,遇到的空間裂縫,可以說幾乎都是偏“技巧型”的。
至于天海城第三公立醫院,那更是純靠腦子。如果過不去前面的幾層大廳,派一萬個人去都沒用。
但在mets成立初期,被人用技巧和腦子關閉的空間裂縫并不多。
裂縫和生命體本身的特點是一方面,當初的突變者沒什么經驗是另一方面。
于是徐來便提出了一個非常非常天真的設想。
比方說某某人口密集的地方爆發了空間裂縫,為了防止大量普通人被異化成突變怪物,增加不必要的傷亡和后續關閉裂縫的難度,搞一個可以轉換空間的裝置,把裂縫附近的人口轉換出來就行了。
當時,徐來只是隨口一說,隨口一提。
他物理雖然一塌糊涂,但也知道這個裝置需要極高的科學技術水平。以當時mets能力,多半是搞不出來的。
“沒實現,這里面設計的東西太多了,談何容易?”
潘楚楚長呼一口氣后,話鋒立刻一轉。
“不過……我們雖然到現在還沒實現這個設想,但卻已經跨出了第一步。”
徐來心里一動,“騰”的一下從椅子上彈了起來,目光熾熱的道,“怎么說?”
……
……
2026年,徐來向時任mets最高科學院院長王建軍提出了“空間轉換”的設想。
到2071年,mets耗費了整整45年,終于將設想終于跨出了第一步!!!
潘楚楚說,這個設想最難實現的地方有兩點。
其一是,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無法實現“空間轉換”。
準確的說,是在現有的物理學的框架上,幾乎不可能將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推進到可以實現“空間轉換”的地步。
所以便需要另立框架。
所幸,這個問題在四十多年前就被王建軍解決了。
潘楚楚的臉色很是復雜,“你雖然跟王建軍也很熟,但你不是搞科研的,跟他共事的時間又沒
(本章未完,請翻頁)
幾年,所以不知道他在這方面的天賦有多高。我這么跟你說吧,另立框架就像是地基,地基沒打,或是打錯了、打歪了,那么我們后面這些年花費的所有功夫,可能都是無用功。”
徐來對潘楚楚的話表示贊同,順便問道,“這是什么時候的事?”
“就在你們去太平洋之前。”頓了頓,潘楚楚又繼續道,“王建軍將空間轉換計劃的框架命名為‘動力方程’,由于空間轉換的計劃是你提出來的,這個方程后來也被稱為‘徐王方程’。對了,有一件事你可能還不知道,趙剛他在叛出mets時,順便竊走了王建軍關于‘動力方程’和‘空間轉換’計劃的全部大部分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