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立城池人事局,負責全城公職人員的任用、調動、提拔及處分。”
“九,成立能源發展及資源開采局,負責必要物資的采購及資源開采。”
“十,成立城池工業局,負責管理、監督、策劃、執行全城的工業建設。”
“十一,成立城池農業局,負責管理、監督、策劃、執行全城的農業建設。”
“十二,成立城池教育局,復雜負責研究制定教育工作方針,起草相關政策。”
“這是我目前暫定的、衛星城重組后的行政部門,大家有什么想法或建議,可以暢所欲言。”
徐來說完,足足過了半晌,會議室內依舊只剩下粗重的喘息聲。
這次,但凡不是個傻子都看出來了。
看出了徐來對衛星城的重視。
看出了衛星城在徐來心目中的地位。
更是看到了徐來對衛星城的期望。
相比較前面行政區的重新規劃,行政部門的重新規劃可以說是……石破天驚。
舉個例子,就拿特別行動處和科學研究處來說。
一個是關閉空間裂縫的部門,一個是搞科研的部門。
衛星城需要這兩個部門嗎?
這樣說可能還不夠明顯,那么就說的再明顯一點,同時舉個不那么恰當的例子。
衛星城以前是個小縣城,現在連以前還不如。
一座縣城,需要設置個外交部嗎?
不需要。
既然不需要設置外交部,為何需要特別行動處和科學研究處呢?
在縣城里搞這兩個部門有什么意義呢?
沒有意義。
尤其是科學研究處。
徐來說科學研究處的職能是推進基礎理論科學。
即便不是科研人員,都知道這句話的分量,這可不是一般的大話。
能推進理論科學的,都是像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那樣,可以直接在人類史上留名的。
縣城不需要外交部,至于特別行動處和科學研究處,說不需要也不對。
準確的說是以縣城的資源,根本養不起這兩個部門,所以搞這東西多半會淪于形式,沒有意義。
突變者的培養,和科學理論的推進,都是需要配套的體系的,構建這套體系需要的資源常人難以想象。
所以,徐來現在搞這兩個部門,只有兩種可能。
要么是他好大喜功,腦子糊涂了。要么就是,他對衛星城的定位,遠遠超過了縣城。
或者說,徐來認為以后衛星城所能達到的高度,要遠超縣城,這才能養得起這兩個“吞金獸”一樣的部門。
臺下的人看著臉色肅然的徐來,怎么都不覺得是第一種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