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已經就要擦了山根,而在群山之間,好幾支女真漢兵小隊正在山間奔走,每名女真漢兵都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但這些女真漢兵仍然毫不停歇的穿過一條條谷道,翻越一座座山脊,追尋著形跡直追下來。
布置在這片群山之中的女真漢兵足有二百之多,不然也難以周密的封鎖這片群山各條山路。
這些山谷是他們常走的,往年李家成常常派遣小隊在大青山巡查,堵截漢人商隊通過這里到漠北與科爾沁交易,這里的一草一木都被他們摸的純熟。
又能獲得收入,又能訓練士卒,李家成以降的女真兵將對于派出兵力并沒有什么吝惜。
現在這二百人,都跟瘋了一樣在追逐著逃走的張世棄他們一行人!
在后方的女真將帥眼中,他們的損耗與后,并不值得考量,十多年前,通過清河戰役歸降過來的降兵兩千多人。
多年以來的戰損,到現在還有一千七百多人在女真戰隊之中,跟隨范文程到清源前線的有一個滿編千人隊,在這里的是剩余的七百多人,在女真人的眼中,他們從來是一個可以犧牲消耗的對象。
這一切成就了這個團體比其他漢人軍隊沒有的性格,兇悍,堅韌,團結,暴烈。一旦得到他們認同,那么就是誓死追隨。
在女真這個團體中,他們的地位還在韃靼人之下,在女真和韃靼人的壓迫之際,但又比其他漢人地位為高,毎個人都有幾名漢奴為其奴役耕作,服役仍然少有叛離自家這個團體的,就是這個原因!
生存在女真這個只認同強者的環境里,為生存奮斗而道德意識淡薄,因為生存壓力而又份外的抱團,見慣了生死心腸又剛硬萬分。
而張世棄就是得罪了這么一個抱團的團體!
這些輕捷善走的女真漢兵用響箭互相聯絡,通傳著各自發現的蹤跡。封住一路過來各個山口,如獵犬一般死死追擊,最終前鋒幾個小隊,越追越近。
最后一絲夕陽的余光之下,一個女真漢兵小隊氣喘吁吁的出現在一個丁字形的山口處。
(本章未完,請翻頁)
此間一條山道在這山口處分成三個方向,一處蜿蜒向西,深入群山之間,一直往西,就可以出群山而到草原之上。而一處就是他們追過來的方向,后面就是女真貴人棲息之地,另外一處則是轉而向南,從這里出去,要不了一天的行程,就可以來到通往戰場中心清源縣城的官道之上。
丁字形的路口之處,蹄印錯雜,擰成一團。還有牲口拉得屎,灑落的行裝分散得到處都是。可以想見當那支殺人逃走的大明探兵小隊被追到此間之際,已然慌亂成什么樣子。
幾名漢兵頓時就借著最后微光趴在地上查看這些留下的蹤跡。頓時就有人興高采烈耳朵回報:“馬糞里面還有熱氣,這些家伙離得不遠了!”
另一名女真漢兵翻檢著地上灑落的那些鹽和糧食的痕跡:“東海的鹽,還有糧食!至少十幾匹戰馬的痕跡,入娘的朝西面草原去了,殺了咱們的人還想通過草原迂回到遼陽?”
又一名女真漢兵叫了起來:“還有向南去的形跡!”
帶隊的什長本來正摘下水囊稍稍喘口氣,聽見這聲呼叫忙不迭的走了過去。最后的陽光中果然看見向南的道路上,有淺淺十幾道馬蹄印的痕跡,似乎真有十數騎向南去了。
幾名戰兵都在等著這名什長的決斷,這什長喘著粗氣思忖了一下,一巴掌拍在那兵丁后腦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