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下去肯定不行,必須要把平臺流量做起來。
安雅他們提議,再找一部熱播劇,在平臺播放。
這個辦法肯定可行,但像《繼承者們》這樣的大熱劇可不多。
就算是《微微一笑很傾城》,也很難有《繼承者們》的熱度了。
畢竟,這算是國內第一部成熟的偶像劇。
況且,只靠熱劇去帶流量也不是辦法。
后世,那些短視頻平臺是怎么引流的?
李哲想了想,很快想到了一個辦法。
“可以炒熱度。”一個二十五六歲,留著齊耳的短發的女人開口說。
說話的人叫馮文曦,是短視頻工作室的負責人。
“怎么個炒法?”李哲看向對方。
“我們可以炒作扶持起幾個知名視頻玩家,用來帶動平臺的流量。”馮文曦冷靜的說。
李哲聽完后,笑著拍了拍手,“很好!”
對于的想法和他不謀而合了,就是炒網紅。
網紅經濟就是炒出來的。
“就像馮主管說的一樣,公司可以選出一些有潛力的短視頻玩家,簽下來,捧她們做網紅。”
李哲說完,頓了頓,對安雅說:“安經理,你和馮主管一起,做一個備選名單出來。”
第二天,安雅就把選出來的人員名單,送到了總裁辦公室。
李哲看了一下,發現選出來的人,都是平臺人家較高的玩家。
孫婉寧、趙靜雅、徐燕妮、陳嫻、趙明瑤、陸蔓等等。
看過名單確定沒有什么問題后,李哲就讓安雅聯系這些女生,商量簽約的事。
趙明瑤、陸蔓她們是工作室的員工,肯定愿意簽約。
徐燕妮、趙靜雅她們是短視頻拍攝團隊的人,問題也不大。
只有孫婉寧她們幾個自由玩家,有點說不準。
幾天后,安雅打電話過來說,孫婉寧她們幾個女生,只有一個人拒絕,剩下的人都答應了。
孫婉寧也答應了。
聽完安雅的匯報,李哲掛斷了電話,在心里搖了搖頭。
這個孫婉寧是怎么想的?
不愿意做明星,卻愿意做網紅。
難道就是因為,做游戲主播可以隨便打游戲?
孫婉寧、趙靜雅、徐燕妮、陳嫻、趙明瑤等,趣動公司一共簽下來16個女生,作為第一批預備網紅。
公司會拿出資源來,捧她們做網紅
不過,能不能紅,七分靠捧,還有三分,就看她們有沒有那個命了。
當然,公司也不可能白捧她們,以后賺到的錢三七分成。
公司七成,她們三成。
另外,合同中還有不少限制性條款。
一筆數額不小的違約金。
因個人原因給公司導致的損失,由個人來承擔。
如果違約,三年內不得再從事該行業等等。
時間進入到6月末,徐燕妮的一條在蘭博基尼上跳舞的視頻,突然在網上火了。
無數網友和媒體紛紛轉載,處都能看到這條視頻。
徐燕妮兩天漲粉近百萬,一周漲粉三百多萬。
她那條在豪車上跳舞的視頻,點擊量突破了兩千萬。
一下子就成了網絡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