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馬鳴風積極備戰的時候,大明的前線局勢可謂是一波三折,甚至可以說是過山車式的變動。
早在崇禎十三年的二月,楊嗣昌麾下總兵左良玉在川東夔州府太平縣瑪瑙山大敗張獻忠,而且還俘虜了張獻忠的妻妾高氏等人和軍師潘獨鰲等。崇禎帝聞報大喜,不僅加封左良玉為太子太保,還親筆慰諭楊嗣昌。
然而,楊嗣昌隨后在處理諸將問題時出現了問題,導致麾下兩員大將左良玉和賀人龍的離心。
原來楊嗣昌之前曾授予左良玉平賊將軍,但是因為左良玉為人驕橫,他為了制衡左良玉,于是暗示賀人龍可以取而代之,然而因為左良玉在瑪瑙山大敗張獻忠,楊嗣昌沒有理由剝奪他的權位,于是對賀人龍說任命之事后議。
導致賀人龍對此大為不滿,此后作戰出工不出力,不僅如此,賀人龍還把楊嗣昌曾經許諾自己的事情告訴了左良玉,這讓左良玉也對他心中懷恨。
這導致在之后的戰斗中,楊嗣昌麾下的大將或者無視命令,或者觀望,導致官軍隨后在崇禎十三年八月在夔州府大昌縣土地嶺的戰斗中吃了敗仗。
隨后楊嗣昌率領軍隊不斷尾隨追擊張獻忠,導致疲于奔命,局勢更加不利。
而就在楊嗣昌與張獻忠的隊伍對峙之際,李自成抓住時機,率軍進入河南,攻占了汝州,汝州知州錢祚征率軍拒守月余,最終城破被殺。
消息傳來之后,整個河南震動,河南巡按聞報大怒,立刻上書彈劾南陽知府和南陽衛指揮使瀆職。
直到這時,高名衡才徹底信服了馬鳴風之前的判斷,并且下令各府州縣加強戒備。
對馬鳴風同樣信服的還有宣武衛指揮使張勝和,他對于馬鳴風如此精準的預判心服口服,簡直就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可以說,如果沒有馬鳴風,就沒有宣武衛的今天,正是他驚人的判斷和長遠的眼光,才能夠讓宣武衛重新煥發出活力來。
然而馬鳴風畢竟只是開封知府,他的影響力僅限于開封的范圍,高名衡的影響力倒是比較大,可是很多地方官也都陽奉陰違,這就導致了慘劇的進一步發生。
在攻克汝州之后,大明的局勢進一步惡化,崇禎十四年正月十七,李自成所統率的數十萬大軍兵臨洛陽城下,對洛陽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僅僅兩天的時間,洛陽城告破,福王朱常洵被殺,之后又被做成了福祿宴。
所謂的福祿宴就是取福王的肉和鹿肉一塊煮著吃,這當然不可能把福王整個人吃了,其實只是取下一小塊然后再雜以鹿肉。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足以引起震動了,之前高名衡就已經提醒河南巡撫和河南都司了,而且李自成在進攻洛陽之前也陸陸續續的攻破了洛陽周圍的小城,這前后加起來需要十幾天的時間,可即便這樣,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出了如此重大的事故。
在消息傳來之后,高名衡來到了巡撫衙門,怒斥河南巡撫李鳳仙和河南都指揮使失職,隨后以陷藩王罪向崇禎上書進行彈劾。
這時候卻見馬鳴風勸道:“巡按大人,下官以為追究責任的事情可以延后,畢竟這些事情需要天子做主,而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其實是防備闖賊的到來,另外,我們必須設法搭救福王的世子,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天子有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