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林卷卷再次約了小姨見面。兩人在一家米其林一星,黑珍珠二鉆的四川私房菜餐廳的包間內見了面。
“小姨,今晚,我請你吃真正的川菜回鍋肉。”林卷卷笑著道。
“死小子,什么樣的回鍋肉,我沒有吃過。再好吃的回鍋肉,能夠好吃到那里去?”小姨不以為然道。
林卷卷侃侃而談道:“國人基本上都吃過回鍋肉這一道菜,畢竟是一想到川菜,第一印象就會想到回鍋肉。
回鍋肉也成為了川菜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之一。真正的回鍋肉,未必就有多少國人吃過。
真正的回鍋肉的豬肉,可不是英國豬,丹麥豬,美國豬的混血白條豬,而是我們的成華豬,也是四川那一帶的土豬,就是那種全身黑不溜秋的黑毛豬。
在過去,成華豬就是家家四川農戶都會養殖的家豬。外國白條豬沒有進入國內之前,不少國內的本土豬反倒會出口去到外國進行一個相關的育種。
現在,就大不一樣了。在2013年的時候,有報道成華豬就快要瀕臨滅絕,只剩下差不多有100頭的樣子。
即便是到了現如今,也只不過恢復到了800-1000頭的水準上面。這可不是國人把它給吃得快要滅絕的程度,而且豬肉市場競爭所導致的選擇結果。
白條豬長一斤肉,只需要2.6斤飼料,而成華豬長一斤肉,則需要吃4斤飼料。白條豬半年就可以出欄,作為商品豬出售。
至于成華豬,卻需要1年的時間才能夠出欄,作為商品豬出售。不但如此,白條豬的瘦肉率是60%,而成華豬的瘦肉率只有40%。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生活的提高,人們都偏愛瘦肉,不喜歡肥肉,致使成華豬就在市場當中徹徹底底地完敗了。”
他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接著又繼續道:“單純的從經濟效益上面來講,差距明顯,不合算,導致農戶就不愿意再養成華豬,從而都改成了去養白條豬。
事實上,外國進口的白條豬在國內經過5代到8代的繁衍后,就會出現衰退和絕育的情況。
于是,每年又得花4萬元一頭的價格去引進白條豬的種豬。為此,每年需要花費12億元在這一個事情上面。
拋開市場價格的因素,只是從口感上面來講,成華豬絕對是完爆白條豬。單說用飼料養大的白條豬和用糧食養大的白條豬,那口感上面都不一樣。
市面上10元到15元左右一斤的豬肉,那都是飼料養大的白條豬。用糧食養大的白條豬,那都是農戶自家養一頭用于過年吃的。
飼料養大的白條豬,只要細品,就會發現不但有一些腥味,而且咀嚼起來不容易碎爛。
糧食養大的白條豬,非但沒什么腥味,而且吃著吃著就自動化渣,沒了,不需要怎么吞咽下去,帶有一種吃A5和牛入口即化的感覺。
至于用純糧食養大的成華豬,肉質上面絕對就是豬肉當中的極品。一般人絕對不會有這種口福吃到最地道,最正宗,真正的回鍋肉。”
“聽你這么一介紹,我們今晚能夠吃到用成華豬的肉炒制而成的回鍋肉可就不一般了。
真讓我沒有看出來,臭小子對美食還有如此深入細致的研究。”小姨頓時就有了興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