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學初中的時候,奶奶給方杰立下的最高FLAG是當國家領導,現在理智了不少,價值觀也有了一些變化。
現在出國留學就是最有面子的事情,那如果能娶個大洋馬回來,在國人們眼中等同于**絲逆襲,簡直碉堡了!
有著重生記憶的方杰,當然知道這是一種多么可笑的價值觀或者說信仰。
不過20年后的價值觀似乎也沒好到哪去,無非是從崇洋媚外變成了娛樂至死,很多人都想當大明星,而明星們整天不務正業,隨便玩玩泥巴就能數錢數到手抽筋。
當然,這事要說起來也不能怪明星們,他們只是高級打工仔,真正主導這一切的,是背后的資本力量。
資本是沒有感情的,逐利是其本質。
吃完午飯后,一堆親戚繼續在爺爺奶奶家里鬧騰的時候,方杰揣著飯桌上從父母和所有親戚那里收到的總共1600塊壓歲錢,提前告辭,前往網吧執行自己的第一步計劃。
不過在此之前,得先回家一趟把李晴抓在手。
這是第二大遠景目標之一,做事不能顧此失彼,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回到塔式樓,直奔六樓鄰居李易家。
李易家里的情況跟方杰很相似。
李易的父親也是個科長,只不過是冶煉分公司檢驗科的科長,級別與方萬興一樣,但地位名氣就差遠了,屬于只有一個辦公室的那種科室部門主管。
李易也是個學霸,目前在京城大學讀大二,計算機專業,后世據說是進了國家某有關部門……反正方杰身邊的人好像都很牛逼,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圈層。
方杰的到來,自然是得到了李易全家人的熱情招待。
好一陣寒暄過后,方杰把李易和李晴叫到陽臺,笑嘻嘻地道:“家里沒什么意思,咱們去網吧打游戲怎么樣?”
在京城讀大學的李易似乎正有此意,贊成道:“好!”
“網吧是什么?”李晴卻根本就不懂兩人在說什么。
2000年初,銅城這邊還沒有網吧這個名詞稱呼,省城也沒有,只有北上廣一線城市才剛出現這種在當時看來比較高大上的叫法。
方杰不由得一拍腦袋,笑著跟李晴解釋道。“就是能上網的電腦房,可以網上玩游戲。”
“哦!”李晴這才恍然大悟。
電腦房她是知道的,就是能玩單機或局域網游戲的電腦游戲室嘛。
但能上互聯網的電腦房,或者說“網吧”,她還是頭一次聽說,此前也從未體驗過。
她從小就是喜歡玩游戲的,她家里買紅白機的時間比哥哥和方杰家里還要早,小學的時候,方杰還去她家里蹭過一段時間的游戲機,反倒是長大之后不好意思去她家里了。
聽說能在網上玩游戲,李晴頓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迫不及待地一手一個,攙住兩人的胳膊往門口走去,嘴里還嚷嚷道:“好啊好啊,趕緊出發,抓緊時間可以多玩一會!”
如此親昵的舉動,習以為常的哥哥李易沒覺得有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