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一開始進游戲其實并未意識到游戲幣不夠用,以往所有MUD游戲版本,他們從未缺過游戲幣,只嫌學習武功的潛能不夠用。
等當他們玩了1、2個小時,學了不少武功,把新手大禮包附贈的飛天遁地靴用掉之后,就會發現這個版本的游戲很好賺潛能,但這期間賺到的游戲幣還不夠買一個飛天遁地靴。
而飛天遁地靴,又決定了賺潛能的效率。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用慣了GM的飛天遁地功能,再回去老老實實跑地圖找NPC?
神經病啊!
反正充值1塊錢就有100兩黃金,可以買10只飛天遁地靴,500次傳送,相當“劃算”。
說白了,這兩個套路其實就是賣游戲幣這一個套路,只不過中間繞了一下,以免做的太露骨。
畢竟游戲里還是正常產出游戲幣的,非RMB玩家慢慢做任務攢錢,也可以繼續玩下去,也能買到飛天遁地靴。
這就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想偷懶就氪金,沒錢就勤奮點,游戲總體還是平衡的,甚至有些職業玩家已經在游戲里喊話賣游戲幣了。
游戲里一旦出現了游戲幣、游戲道具甚至帳號交易,就說明這款游戲是平衡的、保值的,生命周期較長,最典型的就是《夢幻西游》系列和《EVE》,經久不衰十幾年,人人都可以邊玩游戲邊賺錢。
方杰宣稱是搞變態服,實則只是個噱頭,他可沒打算焚林而獵。
看著李晴一會兒跑進一會兒跑出,大冬天的竟然額頭出了汗,方杰心中有些不忍。
“可惜大年初一,銀行放假,否則把網銀開通,直接在電腦上查賬,就不用這么麻煩了,這事得早點解決……”方杰不禁暗想。
這個年代別說在線轉賬、手機支付什么的,就連網銀用的人也不多,大家轉賬查賬還是習慣性去銀行柜臺。
國外兩年前倒是推出了網絡支付平臺PAYPAL,這是類似于支付寶的存在。
或者說,支付寶就是“模仿”的PAYPAL,就像QQ“模仿”了ICQ一樣。
這個時代國內互聯網行業,基本上全都是抄花旗國的,所以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1800了!”又從外面回來的李晴抹了把汗道。
每一筆交易,李晴都會報一下賬目。
她并不覺得這有什么辛苦的,這么短時間內賺這么多錢,簡直錢途無量,隨便跑跑腿能有10%的工資,她寧可多跑跑。
之前她還以為方杰說讓她不要讀藝校,直接給他助理是玩笑話,現在發現這事竟然真的有可行性。
“銀行卡給我,你先休息一會兒。”方杰笑著給李晴來了個摸頭殺。
“哦,給你。”
李晴乖巧地點了點頭,將銀行卡遞給了方杰,似乎并沒有覺得被對方摸頭殺有什么問題。
拿著銀行卡走出網吧,方杰才想明白為什么李晴沒有太大的反應。
摸頭殺這個動作,其實一開始并沒有賦予多大的意義,只是一種溺愛的表現,但被韓劇炒作宣揚一番后,才變得意義格外不同。
90年代后期到2005年這段時期,八卦國文化入侵嚴重,去年京城記者正式提出“韓流”一詞,然后被廣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