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事不過三,被打了三次臉的戚高亮終于對自己的對手有了清醒的認知。
“小子,挺行啊!”
戚高亮不吝稱贊,幸災樂禍的周登州又開始出餿主意:“要不咱們把大姐夫叫來,讓他來收拾這小子!”
“好!”
戚高亮雷厲風行,當即就把方杰的大姑父拉了過來。
“象棋?軍棋?不不不,這兩樣我不行。方杰連你們倆都贏了,我更不是對手了。”
大姑父張偉華根本不入坑,而是重新挖了個坑:“如果是圍棋的話,倒是可以試試。”
張偉華出身于書香世家,愛好高雅,目前是銅城二中校長,該校是省重點高中,每年往清北大學輸送的大學生多達上百人。
他最大的業余愛好就是圍棋,而且也沒聽說方杰會圍棋。
然而只下了一盤,張偉華就徹底投降,實力差距實在太大,完全沒法玩了好不好。
三個同命相憐的姑父稍一合計:不行,三缺一啊!
于是二姑父也加入了戰場。
四個姑父里,就這官二代的二姑父最為老實,平常也沒什么興趣愛好。
會玩的游戲項目,僅限于撲克牌“跑得快”和“斗地主”。
三十多歲還是年輕人心性的小姑父周登州又出了個主意:“不如玩跳棋吧,大家都能參與!”
于是,五個牛逼的大老爺們,竟然開始玩起了幼稚的彈珠跳棋。
而且還玩的不亦樂乎,嘻嘻哈哈笑個不停。
這下方杰就再也沒贏過了。
四個姑父聯合起來互相做橋,然后對他們的侄兒各種圍追堵截,甚至有時候直接派出一人與其同歸于盡,最后總算把場子找回來了。
對此,方杰也不介意。
他非常享受這種一大家子人不分年齡輩份,不分身份地位,不分貧賤高低,湊在一起熱熱鬧鬧過年的溫馨感覺,甚至好幾次產生了想哭的沖動。
在20年之后,這種場景只存在記憶中,真的讓人唏噓不已。
玩鬧了一陣子后,晚飯開席了,家里擺了兩桌。
男人一桌,女人和小孩一桌,涇渭分明。
方萬興并不在場,每年這個時候他得去領導家里拜年,一直到初六之前各種應酬特別多,當然年過了之后也一樣,只要他肯,一年四季都有飯局,根本不用回家吃飯。
和中午一樣,方杰依然還是眾人談論的焦點。
這次的主要話題是方杰未來大學專業問題。
小姑父建議他學醫,三姑父建議他當兵,二姑父建議留在國企繼承方萬興的事業或者考公務員,大姑父和叔叔則建議他以后當大學老師。
總之,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職業才是最香的,非常希望方杰能走跟他們一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