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手游以每天賺3億游戲幣的速度發家致富中,折合RMB1500元。像我這樣的超級玩家,游戲里應該沒幾個吧?估計賣RMB的話,會被網易封號,就憑這個,必須在小說里把網易給擰巴掉……)
“我們創業團隊就算28%吧。”
小馬哥與曾李芹對視了一眼后,主動讓出了2%。
他們覺得自己本來就占了大便宜了,讓出2%沒啥,真要按估值算的話,方杰完全可以全資收購他們。
既然大股東都這么大氣,他們也沒必要顯得過于小氣,大家聚在一起,最終還是為了求財,互相退讓一步,就能形成共贏的局面,又何必斤斤計較?
融資額度和股權結構敲定了,接下來就是對融資后的估值統一口徑。
盈科數碼代表當即就提出了自己盤算半天的估值:1500萬美元!
方杰看了看創業團隊的兩人,見他們臉不紅心不跳地點了點頭,他也沒說啥。
好吧,這資金還沒到位,股權還沒變更,相關法律協議還沒簽訂,就已經開始分贓了。
這些人也真是敢想,剛剛還200萬美元估值,這會兒一下就變成了1500萬美元,照這么個算法的話,自己67%的股份豈不是瞬間就價值1005萬美元?
算了,講故事是騰訊創始人團隊的活兒,自己只是個幕后老板,這事他才懶得操心,真要在下輪融資前估值1000萬美元,自己當然是來者不拒啊!
大框架談妥了,接下來就是一些細節問題。
比如各種法律文書條款的擬定,尤其是方杰承諾一般情況下不干涉騰訊公司日常運營這條,其中所謂的“一般情況下”指的是什么,有哪些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都需要逐條探討。
騰訊創始人團隊們可不希望他們的控股股東,有事沒事就對公司指手畫腳,如果這樣的話,那還不如趁早散伙。
方杰對此沒有任何異議,反正他們怎么規定,他就怎么同意。
反正占股67%以上,等于擁有100%決策權,并自動保留一條權利:一票否決權。
這就足夠了。
如果以后歷史發生了改變,騰訊把大方向的路走歪了,他就會出來一票否決,將其拉回正道上,除此之外,他不想過多地進行干涉。
何況,以他的見識和重生的優勢,很多事情沒必要跟創始人團隊硬碰硬,偶爾給點參考建議或者點撥兩句,相信創始人團隊們如果不是傻子,也會明白這其中的好處,自然就談不上干涉公司運營管理。
類似這樣的細節問題有很多,一般情況下方杰都是放權放任,除了底線原則性問題,其他的都顯得極為好說話,比如人事權幾乎是全權下放給了創始人團隊,所以細節敲定的進程很快。
不過即便如此,四人也從當天一直談到了第二天早上才敲定了所有細節問題,然后才請律師過來擬定各類法律文件和轉讓手續。
然后又花了一天多時間,對協議反復斟酌修改,三方才最終在文件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由此,方杰成功入主騰訊公司,港區沸騰網絡文化傳播技術有限公司成為深市騰訊計算機技術有限公司絕對控股股東。
付出的代價僅僅只是域名+51wan網站,以及折合650萬RMB,其中現金直接從國內帳戶里出就行了,里面的錢加上這兩三天的收益,剛好夠。
說是“代價”其實不太合適,因為可以說,騰訊現在就是他的了,左手倒右手而已,實際沒啥損失。
甚至按照新的估值來計算,還大賺特賺。
這就是互聯網行業的圈錢游戲,至于未來是否有人真的按1500萬美元估值進入新一輪融資,那就看對方是否認為未來會有比他更傻的投資方了。
由于將51wan交互社區劃歸到了騰訊名下,所以服務器運維什么的,自然由騰訊全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