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訂加更)
高考之前,方杰運營了幾個月的MUD游戲,早就重點關注了一些日后甚至現在的一些業內大牛玩家了。
之所以沒動手,主要還是沒時間精力。
另一個原因是,要正式開啟游戲核心事業,前期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這樣以后才會事倍功半,不至于臨時抱佛腳。
無論是用文字MUD游戲撈第一桶金,還是海外證券市場大筆撈錢、大量搶注購買域名、注冊港區沸騰公司、開通線上支付、布局網吧、花一定的代價控股騰訊、入股51job,還是創辦51wan和51卡……等等等等,全都是為了游戲核心事業做準備。
唔……一不小心,半年時間就干了這么多的事情,方杰也是有些感嘆。
總之做游戲,尤其是端游,要做大做強,可不是像有些網絡小說里的主角那樣,一拍腦袋,靠著那么一點點創意,直接咬牙硬上,然后各種YY,在網絡還不發達的時代突然變出一大群玩家蜂擁而至,最后大獲成功,數錢數到手抽筋——那特么是扯淡!
至少方杰自認為是沒這種本事的。
如果用「五元論」來解釋,高層電信方面,關系要打好,合作要長久,否則人家放個屁,你的游戲網絡當場就崩了,造成的損失絕對不敢想像。
上游開發商,涉及策劃、技術、美工三個層面的人才,還不算行政管理人員。
且不說還沒影的美工人才,也不說技術程序代碼,單是大量的策劃文案什么的,也不是他一個人能玩得轉的,即便他是牛逼的多面手,這些也都需要大量的人才進行輔助。
中游運營商,主要是各種運維以及服務器管理,他一個人更搞不定。
運維,雖然只兩個字,可這里面要細說起來,那就太復雜了,只簡單地列舉一下端游的運維工種:IDC運維、系統運維、網絡運維、業務運維、值班運維、開發運維等。
然后這其中每一項,都至少得有一個工作組。
比如值班運維,24小時里每小時都得安排固定人員盯著監控,并且出了問題隨時要給相關部門打電話,至于網絡運維里面又分二、三、四層交換,且還要考慮系統兼容、端口、分布等等……那就不提了。
這還僅僅只是運維部分,服務器管理,又是一大堆細分工種,每個工種都需要相關技術人才。
當然,很多時候可以一人身兼多職,比如技術人員,也可以值班加班,甚至當苦力幫忙抗著U2服務器、交換機、各種配件在各個機房來回跑。
但即便如此,人還是不能太少,而且這種壓榨員工的行為也不可能長久。
下游渠道商,這個雖然可以交給別人來做,但方杰不希望把這條生命線交給別人。
就好比拍電影,花了大價錢拍了一部電影,人家影院啥事沒干,就因為有地盤有渠道,卻要分掉大頭,這找誰說理去?
花旗國的「夢工廠」就是這樣倒下去的,哪怕它拍了很多經典電影。
游戲同樣如此,開發出來,能夠正常運營,但是渠道商不給力,還要分掉大部分利潤,憑什么?
別人是沒那本事,不得不寄人籬下,方杰作為重生者,當然不愿意如此,所以渠道商這一塊,必須抓在自己手里,這樣便能立于不敗之地。
騰訊、51wan,以及暫時還沒有大力推廣的360導航網站,便是因此而布局。
基層網吧,則是對下游渠道商的一種補充,萬一除了自己的渠道之外,其他的渠道不給力,那就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術,繞過渠道商,直接下沉到基層網吧,相當于加了一道銷售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