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呢,讓他們用電腦繪制,跟學生們一樣,絕大部分人就拉胯了。
由于老師少,學科建設也不完善,學校根本沒開這樣的計算機設計軟件課程,學生們要學設計軟件,只能自學。
可自學的話,費用還很高,設計專業使用的電腦,性能配置要遠高于其他專業,尤其顯卡、內存、CPU,否則機器根本帶不動,這也是為什么后世很多設計公司用的都是蘋果電腦的原因。
由于很多新生買不起電腦,方杰只能未雨綢繆地捐了個電腦配置都不低的機房,真真是為了這幫未來的美工人才操碎了心。
方杰自學電腦設計軟件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理工男的那一套。
到校外買一本商業教材,帶光盤的那種,將設計軟件安裝到電腦上,然后坐在電腦前,對根據教材上的講解和范例,以及光盤上自帶的一些圖片素材,按部就班地走流程。
前世他學習各種編程語言的時候,就是這么干的。
先看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大致看明白了之后,或者半懂半不懂的狀態下,直接把教材里面的代碼范例,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在電腦上敲出來,最后運行,看是不是跟教材上的最終效果一致。
如果不一致,看哪里出了問題,修改后再來一遍,如果一致,嘗試著改一改一些函數和數值,看看有什么變化和區別,于是很快就能實踐結合理論吃透某個章節的內容。
前世初中的時候,他就跟李易一起,對著電視機屏幕,在小霸王學習機上,用這種方法學習B語言。
兩人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用B語言開發出了一個“跑得快”的隨機自動發牌程序,而之所以搞出這樣的程序,僅僅只是因為兩人那會兒喜歡玩跑得快,就是覺得起牌好累,看能不能偷個懶。
結果發現雖然搞出了這樣的程序,依然無法偷懶,畢竟電視機屏幕就一個,大家都看的到,不過還是為此興奮了好幾天,覺得自己牛逼大發了。
如今方杰學習設計軟件,也是用的這種方法。
學著學著然后就發現,其實設計軟件很簡單,比學編程簡單得多,照本宣科做完教材上的所有范例后,軟件的基本操作就已經掌握了。
比如photoshop這樣的,他買了一本指節厚的教材,自學了3個晚上就把教材翻完了,然后就會PS的基本操作了,甚至更復雜一點的,濾鏡、圖層什么的,也都不在話下。
如果說PS他有一定基礎,學起來相對簡單,那么FLASH這樣的線性動畫編輯軟件,他也僅僅只是用了一個星期就掌握了。
確實挺簡單的。
真正難的地方,其實還是老調重彈的藝術修養、審美意識、美學基礎等比較主觀性的東西,而這個只有學了多年美術基礎的藝術生們才是專業的。
這就好比學習寫字,方杰短時間內就已經掌握了握筆的姿勢,也能寫出字來,但是要把這些字排列組合成優秀的文章,甚至經典文學,那就不是他所能玩得轉的了,這個需要專業積累。
意識到這個問題后,他也沒有去惡補美術基礎,相反學校只要是美術基礎課程,他就直接選擇了曠課,忙游戲工作室那邊的事情去了。
畢竟沒必要真去深入學習這些專業知識,得不償失,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他只用負責向藝術生們傳授設計軟件的學習經驗和技巧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