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小也就罷了,內部管理還這么松散?
“哈哈,我們公司是有限合伙人制,大家都是我們公司的合伙人,所以沒有坐班制。”
公司老板叫陸正剛,戴副眼鏡,斯斯文文的樣子,根據其穿著打扮和氣質,一看就知道是個理工男。
將方杰引進自己的小辦公室,寒暄過后,陸正剛大致解釋了一下公司的制度和模式。
“公司規模小,也沒什么本錢,所以就采取了有限合作制,公司只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和業務介紹費。項目都是各個合伙人自行完成,比如水晶石素材庫就是一個合伙人團隊做的,他們不一定非要呆在公司。”
方杰不禁皺了皺眉頭。
有限合伙制……國外倒是發展的挺好的,但是國內嘛……
國內環境還是個人情社會,并不適合搞有限合伙,相關制度法律并不健全,人們的法律意識也不高,有限合伙人投資出去的錢,可能轉過背就被無限合伙人給拐跑了,說理都沒地方說理去。
而且管理非常松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如果某個合伙人做大做強或者拿到了公司的業務關系,隨時可以自己單獨成立公司,反倒會帶走公司資源,與公司打擂臺。
總之這不是個很好的公司制度,至少對方杰來說不適合,他要的是絕對控股和絕對掌控,即便不用他親自掌控,也必須讓公司管理者擁有這樣的權責,比如騰訊那樣的模式,否則公司很難發展壯大,遲早要出問題。
至于國外之所以發展的好,那是因為可以合理避稅,有限合伙人制是沒有公司稅的,合伙人自行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國外稅率高得離譜,自然采用這種合作模式。
念及此處,方杰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和目的:“我這次來,是為了收購你的水晶石公司,但是有限合伙制在我看來是不適合的。收購后,我可以給你錢發展,公司還是你掌控,但公司體制必須改。”
來之前,方杰就已經通過電話告知了陸正剛此行的目的,所以陸正剛對于公司收購這件事并不意外,也有這樣的強烈意向,但改制公司,他卻不太認可。
“方總,你可能不太了解我們這個行業的情況。”
陸正剛道:“我認為有限合伙制是最適合我們這個行業的制度。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可以大量吸納人才而不增加公司的成本,對公司所有合伙人都是一個很好的激勵制度。
“第二、能帶來大量的業務關系和社會關系。我們的很多客戶,是國內外建筑事務所、設計院、設計公司,但同時,他們也是我們的有限合伙人。”
“比如一些設計項目,他們有自己的業務關系和渠道,從甲方那里拿到招標書,但沒時間投標,或者中標后沒有時間制作,就會交給我們,并投入一部分資金。我們則作為無限合伙人參與其中,如果中標或者項目完成,大家按比例分成,如果沒有成功,他們只是損失一部分資金,沒有無限責任。”
“正是因為有限責任有限風險,加上這種激勵機制,才會有很多設計事務所找我們,尤其是一些私人性質的關系渠道……所以這里面有一些操作必須以有限合伙制來進行,否則別人憑什么把項目交給我們呢?所以我認為有限合伙是利大于弊的。”
“不不不,”方杰擺了擺手道:“你說的這些我都懂。但是公司發展要做長遠考慮,你這種是靠人情和背景關系來維護公司業務,內部合伙人也存在自立門戶的問題。你不要把人性想的太好,如果合伙人們有機會拿到100%的利潤,那為什么要分一部分出去?哪怕分出10%出去,也是不肯的。”
“而且……”
方杰猶豫了半秒,最終還是把心里話說了出來:“在我看來,這些所謂的合伙人,要么只是一些懂電腦繪圖的工具人,要么是社會的蛀蟲,本身并不創造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我不是反對合伙人制度,而是他們不配成為我的合伙人。”
說到這里,方杰凝視著陸正剛:“我收購水晶石,讓你來繼續管理公司,給你留一部分股份,這些都是因為你才是我眼中的有價值的合伙人!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