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集團發展史來看,2002-2003年,對剛剛成立的沸騰集團而言,是非常不友好的兩年。
2002年年底,至2003年年中,某些不可控的事情就不提了。
只說2002年年初,從1月份開始,無數的版權官司打響,就折騰了很長一段時間。
有版權方告沸騰集團的,也有沸騰集團告盜版方的,互相之間你來我往目不暇接,雖然場面熱鬧,沸騰這邊基本上沒吃什么虧,但也耗費了公司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然后全國網吧大整頓,網吧行業大蕭條,進入寒冬期。
盡管這個過程中,沸騰網吧完成了一系列低成本的整合運作,長遠來看占了不少便宜,可短期內卻耗費了集團大量的流動資金。
而且網吧行業大蕭條,加上少了未成年人這個上網用戶人群,以及沸騰自殺式地搞了網游實名制和防沉迷系統,導致沸騰網吧、沸騰網管、沸騰游戲、聯眾游戲等子公司的業績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滑。
尤其是沸騰網管,網吧管理系統的收費下載量跌幅超過90%,老網吧不斷被關閉或倒閉,新網吧又被卡著審批不讓開,結果就這樣了。
無盤工作站業務也一下子沒了生意,這會兒大家都想著怎么生存呢,哪還顧得上什么無盤工作站改造,此前改造過的網吧不少都開始后悔了,本來是想靠這個增加競爭力的,沒想到現在已經是能不能活得下去的問題了。
沸騰網管都這樣了,那么沸騰游戲自然也是一地雞毛,《傳奇》玩家同時在線人數銳減三分之一強,從80多萬降至50多萬。
聯眾游戲的情況稍微好一些,畢竟玩家以成年人居多,真正受影響的只是戰網游戲平臺和戰網會員數量。
《武林》則幾乎沒什么影響,因為游戲比較硬核,現在留下來的都是老鐵粉,玩了一年也充了1年的游戲月卡,想放棄可不容易,所以幾乎都是有收入的成年人玩家,人數也不多,平均在線人數也就3萬人多一點,當下的大環境對其影響不大。
但全國網吧數量銳減,也導致剛花了幾十億整合物流快遞行業的沸騰集團,在推行以網吧為快遞寄存點的計劃打了很大的折扣,原先談好的合作網吧,可能突然某天就被關停失聯了。
這又進一步導致51mai的融資故事顯得不那么完美,下一輪融資想開高價就有點難了。
不過51mai當下的營收還是相當可觀的,去年9月份到今年2月,半年時間光是小靈通就賣了1000萬部出去,這項業務的營收已經成為了沸騰集團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
這些錢按理說不能挪作他用,因為集團成立后,子公司之間的財務是獨立的,不過方杰也有辦法,比如以拓展渠道的名義買下了百度的36%股份,以布局快遞業務的名義,左手倒右手,與沸騰物流進行了交叉持股。
總之這其中是一套很復雜的資本運作,一句兩句說不清楚,由畢馬威提供解決方案,最終的目的就是把51mai的現金套現出來,用在沸騰集團其他方面。
也就是說,現在沸騰集團依然不缺錢,依然在大把花錢的同時也還在大把的賺錢,但大環境很不利,許多方面都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方杰有了一種似乎哪里有點兒不對勁,但又說不上來的感覺。
難道這就是盛極而衰,物極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