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他認為自己在這方面已經做到了極致。
那么如果自己算是個極端文藝感性的人的話,套用對方的邏輯,自己豈不是個瘋狂的理性之人?
細思極恐,好像還真是呢!
自從2000年離婚后,他就自以為看穿了自己的屬性,決定這輩子只戀愛不結婚了,這其實就是一種極端的自私且理性行為,完全沒毛病啊!
其實,如果張亞知道自己的前世經歷,一個大美女陪了他整整11年,他卻始終不肯答應結婚,如此任性甚至可以說冷血的行為,絕對不是一個感性的人能做得出來的,就算是極端理性的方杰,也做不到如此冷酷。
所以方杰的理性,才可能是最感性的,而張亞的感性,反倒可能恰恰相反。
就在張亞三觀徹底顛覆,腦袋一片漿糊之際,只聽耳邊傳來了方杰那魔幻般的聲音:“不知張亞先生,您是否有興趣陪我一起瘋狂呢?”
失去思考能力的張亞同志,仿佛入了魔一般應道:“明白了。我加入。”
……
打掉張亞這個大BOSS后,《超女》的四個嘉賓評委總算是齊活了。
按照人設,楊鈺是治愈系評委,只講好話,極具親和力,專門給人找臺階下,而且作為唯一的女嘉賓,會更多地照顧到選手們的情緒,成為大家的知心姐姐。
當然,她也是名氣最大的嘉賓,是人氣和收視率的保障,所以也算是流量擔當。
廖順斌這種,就是與之相反了,化裝成為毒舌樂評人,那肯定是懟天懟地懟空氣,負責制造話題和爭議,還美其名曰“直率”。
這樣的人設,喜歡的人會很喜歡,討厭的人也會更討厭,算是節目保持話題性的熱度擔當。
張亞,不必廢話,自然是專業擔當和感性擔當。
他的任務是負責對選手的專業性進行評判和評議,保證節目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同時也負責感性和文藝方面的輸出,與方杰這個控場嘉賓形成鮮明對比。
方杰給自己安排的人設就是不偏不倚、公正客觀,無關乎感性和人情,只講求理性和規則,并對選手和嘉賓情況進行把控,防止場上出現鬧劇。
通俗地說,他就是扮演一個很不近人情的資本大佬和酷哥,更傾向于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苦情戲和賣慘在他這里沒有用,其他嘉賓評委求情也不用給面子,將理性主義發揮到極致。
同時,廖順斌為了懟人而懟人,楊鈺為了夸人而夸人,張亞為了任性而任性,方杰為了規則而規則,互相之間都是一種強烈的對比沖突,隨便兩兩組合都能碰撞出不一樣火花,制造出讓觀眾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這樣的配制以及深藏其中的套路,跟后世那些綜藝的嘉賓評委相比,唯一的問題就是四人的咖位可能要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