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其他評委都評論完之后,輪到楊玉瑩發言時,方杰偶爾會幫觀眾們吐個槽或是開個玩笑。
“姐,你接下來想說的話,估計大家都已經猜到了,所以不廢話了……來,下一位。”
“天哪,你這睜眼說瞎話的本事,到底跟誰學的?”
“對于這位選手,我已經無話可說,不想作任何評價,但我覺得這個時候可以讓崗崗說兩句,來,請開始你的表演。”
“你們這種商業互吹合適嗎?有沒有考慮過觀眾們的感受?來人,把她們拖走!”
方杰還是那個味,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但是經他這么一存托,楊玉瑩的人設形象就更加豐滿了,原本不太被大眾們接受的她,如今形象徹底扭轉,收獲了大量的粉絲。
到了預選賽第三期節目時,張亞冬的形象也立起來了,因為與其他幾個已經形象豐滿的評委比起來,他是表現的最正常,也是最專業,話說話最中肯的評委了。
廖順彬的毒舌人設不用說,早在海選階段就出圈了,方杰的霸道總裁不講理人設以及楊玉瑩的圣母人設立住之后,像張亞冬這樣的正常人設就顯得十分難能可貴。
一個節目光是搞笑不行,笑多了也容易審美疲勞,容易拉低節目的檔次,還得上價值才行,張亞冬這樣的專業人士作用,就是將跑偏的話題給拉回來,重新把逼格提升上去。
他那極具文藝范、思想性、專業性和一針見血的評論,往往讓人不明覺厲,這個時候其他評委也會做出一副虛心聆聽的樣子,或是認真地參與探討一下。
尤其是作為控場嘉賓的方杰,每到關鍵時刻就會Q一下張亞冬,并配合對方,互相討論一下讓人似懂非懂的高端文藝話題,甚至是人文哲學話題,無形之中加強了節目的深度和內涵,或者說逼格。
而觀眾們爆笑過后,遇到張亞冬發言時,也會收起玩笑的心思,沉下心來稍稍作一些思考,使得觀眾們覺得這檔節目既輕松愉快、風趣幽默,也有很強的思想價值和專業深度。
這也使得預選賽第三期節目播出后,引起了很多專業人士甚至是業內大佬們的關注,針對節目中所討論的一些話題發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論述,同時也對這檔節目大加贊賞,給這檔節目下的定義是:雅俗共賞。
到了預選賽第四期,也就是預選賽最后一期節目,在方杰的調度剪輯下,看點總算從評委們身上拉回到了選手們身上。
一連串幾個形象條件很好,唱功也厲害的選手,在這一期節目中大放異彩,諸如此前提到的張少涵、安右琪、梁靜如。
不過最近最出名的還是李晴。
現在她有被傳聞說是家庭背景深厚,甚至還有謠言說她是韓國三星集團李氏家族的私生女……否則霸道總裁方杰怎么會看上她,一定是跨國政治聯姻的關系啦!
嗯,這種傳言有鼻子有眼的,還不好反駁。
因為如果只是簡單的進行調查,還真會被帶進溝里去,畢竟李晴確實姓李,與三星集團李氏家族同姓,她也的確是從韓國回來的,還是JYP的最大股東,說的一口標準韓語,韓國本地人都聽不出來她是外國人。
而且以韓國人的尿性,一旦她成名了,說她是韓國人,也完全有可能啊!
所以現在的情況是,李晴多次公開否認:我不是,我不是,而觀眾們卻不信:你就是,你就是!
好吧,反正真相不重要,方杰并沒有對網上的這些臆測言論進行屏蔽,畢竟這些對李晴來說也沒啥壞處,至少這事傳開后,沒人敢輕易招惹李晴,光憑八卦群眾的好奇心,就能硬生生的把知名度給拓展開來。
比如去上戲這事,現在拿不拿《超女》的名次都已經無關緊要了,特招進上戲已經沒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