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這首歌,夜晚微風拂面,他們想起了自己年少時的模樣。
倏然一動,歌里的“我”,其實是那個理想至上、不愿認輸、不懼笑話逆風前行的自己。
或懵懂無知,或悔恨痛惜,或驕傲自滿,或暗自神傷。
雖有不舍,也不再去打擾,雖有怨恨,也嘗試去原諒,雖有抱歉,也努力在釋懷。
風吹起,星川素月,點綴這夜空的璀璨耀輝,揮灑著夢想的榮耀,曾踏過流連歲月悠悠,也曾路過人間四月芳菲,卻不曾擁有那個熾熱的光芒熠熠的自己。
時常渴望那個功名累累的自己,希有朝一日自己也會震古爍今,可幻想,終不會成為現實。
風華正茂,書生意氣,彈指一揮便是一番風雨兼程,面對世界之大,不斷探索,朝乾夕惕,努力奔向那個最好的自己。
風起蒼嵐,回望那坎坷追夢的歷程,只為,追上那個流光溢彩的自己。
不管喜悲,幸好都經歷過,不管好壞,不管怎樣,總之青春無悔。
起風之時,便是心動。
《起風了》這首歌無論是主歌部分還是副歌部分,都很好聽,有一種讓人莫名想哭的惆悵。
那是一種種滄桑過后,淡淡的悲傷,以及歸來仍是的少年的臉上,依舊帶著治愈的微笑和瀟灑。
其動人之處,就在這里,可惜李晴不是重生者,體會不到人到中年的感懷,因此她在理解和表達這首歌曲的時候,只簡單地表達出了風雨大浪過后,對未來的堅定和世事的溫柔。
這讓方杰感到有些遺憾,但換個角度想,或許這也是好事,否則事后有人問他是如何創作出這首歌的,為什么透露出一種過來人的大叔心態,還真沒法解釋。
其實他現在就需要向觀眾們解釋,為什么張少涵唱的是古怪且難度明顯更高的《野子》,而給了李晴這首難度相對較低,且堂堂正正的大歌《起風了》,這是否又有拉偏架的嫌疑?
尤其是當央吉卓瑪上臺,演唱了一首難度更大、甚至連海豚音都快唱出來的《左手指月》后,這種感覺更加明顯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三人這么一對比,實力差距也顯得比較明顯。
無論是《野子》還是《左手指月》,就連外行人都能聽出來難度有多高,甚至到了變態的程度,可《起風了》就相對顯得一般了,只能算是一般的高難度,或者說,也可能是李晴并沒有完全駕馭這首歌的能力?
第二輪競演結束時,方杰瞄了一眼后臺投票數據,李晴的票數不出所料地被央吉卓瑪大幅拉開了距離,與冠軍已經無緣。
至于張少涵,目前暫時位列第二,但李晴與她的差距并不大。
不過方杰知道,估計李晴連第二也沒戲了,因為第三輪競演,張少涵要放出真正的大招了。
《隱性的翅膀》了解一下?
這可是她的成名神曲,方杰把這首給提前搬運過來交給她來唱,就基本上確定了她至少能拿到第二名成績,本來還能與央吉卓瑪爭一爭的,奈何人家運氣好,被大咖罩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