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互聯網行業在經歷過泡沫破滅后,迅速起死回生,國內網民數量大爆發,互聯網相關產業蓬勃高速發展,這當然是方杰重生所帶來的蝴蝶效應。
騰訊通過即時網絡通訊工具QQ和網絡互動社區51wan兩款產品,提前完成了自己的渠道建立和生態布局,與沸騰攜手打造沸騰互聯IDC數據中心,完成了基礎網絡服務器的建設,解決了后顧之憂,如今《穿越火線》上市以及WPGA的成功舉辦,則是對增值業務的拓展。
形勢一片大好之下,目前騰訊已經扭虧為盈。
2003年度,上半年騰訊還是虧本的,到了下半年《穿越火線》出來,騰訊利用其龐大的用戶群渠道,瞬間扭轉了虧損局面,全年總營收6.2億,凈利潤7000萬,盡管盈利不多,但好歹是個漂亮的答卷。
2004年1月16日,騰訊正式在香港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0700.HK。
在此次上市中,高盛是此次上市的全球協調人、賬簿管理人、牽頭經辦人及保薦人,騰訊以每股3.70港元的價格發售了4.2億股,上市當天收盤價為4.37港元。
4.2億股只是騰訊增發后總股本的四分之一,其總股本是16.8億股,因此上市當天按收盤價計算,其總市值已達72億港元,折合59億元RMB!
也就是說,當初騰訊最后一輪融資估值6000萬美元,即4.9億元RMB,如今上市時,估值直接翻了十二倍!
作為騰訊第二大股東,方杰擁有44.99%的股份,不說以后會如何,至少在騰訊上市之初,這些股份就價值26.5億RMB。
當然,“這么點錢”跟51mai在納斯達克上市是沒法比較的,應該說不能比,一比較就覺得有些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感覺就只賺了點零花錢。
而如果對比前世騰訊股價的走勢,15年后,騰訊總市值高達30998.95億港元,即在上市前的估值基礎上,翻了5060倍!
所以26.5億其實也不是什么零花錢,只要繼續持股,理論上未來可以升值到萬億RMB,光是這個就足以讓他成為世界首富了。
而且,51mai與騰訊不同,沸騰商務的IPO其實是非常特殊的情況,不光是因為太賺錢,還因為戰壕里的戰友太多,不論私有資本還是國有資本,不論是國內資本還是國外資本,全都是資本巨頭。
而國外投資者最親睞這種資本扎堆的穩健大盤股,說51mai是一個電子商務網站,還不如說是一個電子商務網站+銀行+電信+互聯網科技+券商的綜合型成長股。
這種投資標的,擁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深厚的人脈資源背景,一旦出了問題,各方都會出來兜底,買51mai的股票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根本不用擔心發生什么黑天鵝事件,比投資一些地方性小銀行的風險要小,成長收益卻高得多。
騰訊只是一家互聯網企業,盡管發展的很不錯,但盈利水平還有待提高,何況估值從不到5億做到上市時的59億,也已經夠可以的了,如果不是高盛操盤,可未必能圈到這么多錢,已經不能再奢望什么了。
其實騰訊這么積極地掏錢舉辦WPGA,也是為了在上市前,IPO路演時增加一個講故事的砝碼,否則場面也不會搞的這么大,噱頭搞的這么足,資本舉辦這樣的比賽說是為了玩家,實際上沒好處的事情,人家憑什么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往里面砸錢呢?
即便沸騰游戲這邊,也不單純是為了玩家才舉辦這樣的比賽,而是為了把沸騰視頻和游戲直播做起來,最終還是為了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