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僅僅一篇影評文章就掛上了熱議榜單,眾多爭奪新聞的營銷賬號和其他影評人都會抓緊時間一擁而上,形成某種輿論刷屏。然而,詭異的一幕發生了,那些日常給各路影片唱贊歌,偶爾搞搞所謂客觀點評對比的從業人士都沉默了,就連官樣通報的文章都沒有怎么出現。
更加詭異的是,電影的票房在第一天吸引來眾多演員粉絲,得到不錯的成績后,竟然劃出了一個緩慢上升的票房數據。
一般情況下,電影票房第二天大概率會比第一天要高一點,第三天開始再慢慢落下去。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搶到首日午夜票,影院也要觀察上座率和初步評價來排片,有些想看的人還會觀望一下朋友的意見等等。只要不是超級爛片,粉絲們還會盡量多支持兩次,這就導致第二天的規律性上漲。
可是《風聲》的票房在第二天升起后,第三天竟然繼續上升,甚至比之前的增長還多一些,到了第四天接著上升,唯有增速降低。第五天是工作日,年也已經過完,差不多都要上班了,票房狂跌都是正常現象,誰料竟然還能夠和第四天持平。到了周末,略微下降的票房再次起飛,不知道跌了多少人下巴。
比較注意自家偶像成績的粉絲都狂歡了起來,到處宣傳,強忍著劇透的沖動,拼命給身邊人描述數據的強大,鼓勵更多人去看。
唯有業內人士發覺不對,主流的電影言論渠道,竟然還在圍繞著快下線的春節檔影片說個沒完,就是不談《風聲》這個異軍突起的新片。
虞芷芃正在磨劇本細節,便又遭到了葉玲瓏的追魂奪命call。
不等她發問,那邊已經叫喚了起來:“你又創造出新歷史了,你知道么?”
虞芷芃挺無語的,會不會跟老板說話?沉浸在創作中的人本來就煩躁,小伙伴還這么咋咋呼呼繞圈子,扣了那么多獎金都不長記性:“《風聲》票房我看了,是還可以,但是也不算什么罕見情況,沒別的事情我掛了,這里忙著呢。”千夕影業那邊動作積極,她總不能剛剛合作就拖稿。
葉玲瓏趕緊道:“不是票房,是影評和新聞那邊!”
虞芷芃隨口回答:“影評怎么了,不是第一天就有了一個熱度嗎?”以電影宣傳力度來說,后續信息應該是紛至杳來,夸和罵來回拉鋸,連綿不斷到下映為止。她沒有什么興趣看買來的吹捧,后面都沒有關注過。
“嘿嘿,”葉玲瓏聽到對方的反應,又開始拿喬:“你是懶得看新聞,我們這邊每天盯著,票房是一直漲,但是影評新聞除了第一篇,再也沒有出現過。”
虞芷芃這才反應過來:“這些不都是花錢訂的嗎?宣傳費用應該是夠了啊。”
頂級的商業大制作,比如春節檔的那種,宣傳費經常能夠趕上制作費,營銷水平可見一斑。《風聲》雖然是頂級規格,但是從配置和題材上面,還是能劃到文藝類,只是選用了比較知名的演員,制作費用高一點而已。聯合制片的大公司們一開始只是想試水投資虞芷芃,看到了成品后對《風聲》票房有了信心,宣傳費用不說和超級大作比,至少能夠吊打那些二流電影,影評和新聞那都是量大管飽的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