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僅僅想離婚恢復自由身,并不是什么很艱難的事情。哪怕是古代,已婚男女也并不那么憋屈,無論女方或者男方受不了婚姻對象,想辦法離了再換,都挺正常。就是男女地位最懸殊的時候,腦子好點的貴族女子也有不少任性的空間。當然了,一般情況下,他們分開后都會很快找到差不多或者更好的婚姻對象,盡到家族聯盟的責任,生下孩子,大家便也不會在意過去那些不開心的事情。
虞芷芃卻不想再當一個家族聯姻的棋子,她更想完全主宰自己的命運,無論是事業,還是未來的愛情或者婚姻。而獲取人生主動權,強行脫離豪門家族是下下策,那樣不僅會招來家族怨恨,更容易惹來外人的覬覦和欺凌。
所以,她一定要趕在離婚之前,建立足夠強大,且完全屬于自己的勢力結構,從棋盤上面掙脫,當一個執棋者。
如今,邐君工作室擴建為公司,已經有了數十家豪門繼承人或者直系子弟的股份投資,算是堪堪拉到了一些高層人脈。虞芷芃自己也用接連三次成功,在影視圈內留下了“點金手”的形象,她所制作的影視作品,甭管是否符合所謂業內主流,起碼是賺翻了票房和收視的。只要接下來穩扎穩打,夯實這個圈子內的良性循環,那就是一層不壞金身,就連那些家族老人都要考慮拉攏她,不至于對她的私人生活指手畫腳。甚至可能擔心她被其他的家族用聯姻給籠絡走,堅定支持她獨身或者養幾個小白臉。
不過在影視圈內,單打獨斗還是有點風險的,虞芷芃手里雖然有上輩子那個世界的資源,但這個世界也并沒有降智,甚至在某些不同的道路方向上面,走得比上輩子的還要好。她根據前世進行翻拍的作品再出奇制勝,被人學習并且超越也用不了多久,這個老本頂多撐到自己站穩腳跟,后面估計就要拼實實在在的綜合能力了,本土原創才是藝術生命力之源。
所以,虞芷芃很早就有建立培養人才的計劃,而“儲備導演”計劃就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從《微微一笑很傾城》開始,邐君工作室招來的基本都是影視學院的學生,他們除了演員,還有導演和編劇專業出身,除了能夠兼任場務和助理,偶爾跑龍套,還能夠客串一下副導演和現場編劇,幫助虞芷芃做一些細節的工作。事實上,這就是業內的“實習”,他們會在跟組過程中,學習到劇組的運作,實操影視制作流程。
經過了快要三年的培養,不少表現凸出,創作理念也合拍的年輕人,都得到了虞芷芃的鼓勵,開始構思獨立創作。編劇們可以公開招募投稿,選擇合適的進行合作改編,也可以自己寫。虞芷芃和葉玲瓏這些管理者會審核劇本,估算市場價值和拍攝成本,然后把合適的推薦給小導演們。新手導演則要自己學會招募拍攝團隊,選擇合心意的劇本,然后提交拍攝計劃和成本預算。只要評估過關,邐君就會投資,還會幫忙安排職業制片人。
可以說,由于業內瘋狂的競爭,沒什么強大背景的年輕人在畢業之后,多半要熬上十多年,能力也過得去,才能夠獲得稍微獨立的話語權。就好比虞芷芃上輩子,累死累活也不過一個啥意見都不能提的導演,連有投資方背景的配角都能隨意改劇本,劇組內斗更是家常便飯。
虞芷芃很清楚,經過專業培養的年輕人除了缺經驗,就創造力而言,比那些老前輩并不差,要不然成本最低的網絡小說,怎么天才少年輩出呢?所以她更愿意花錢來押寶他們,就算一時可能有虧本風險,但人才是第一位的。將來,他們就是自己在影視圈的集團軍,必然能夠橫掃天下。
原本給這些小團隊進行大規模投拍的啟動,打算是在《風箏》殺青之后。那個時候虞芷芃能夠手把手安排一下。但是邐君囤積的資金太扎手,等待高額回報的股東們都有些蠢蠢欲動。虞芷芃只要不打算搞金融放貸,就不能被那些要錢的人所裹挾,干脆提前了幾個小導演的拍攝計劃。
這會《風箏》的后期進展順利,過審遙遙無期,上映時間不能確定,連宣傳都不好做。
虞芷芃和楊酉麒一塊應付了年節聚會,便默契地分開。楊酉麒去繼續拍攝自己的新電影,而虞芷芃就到投資的幾個小劇組進行巡查,看看自己精心培育的人才表現如何。而第一站,是兩個非常特殊的電影劇組,沒錯,是兩個。
這兩個劇組,它們的導演從學校就好像親兄弟一般,到了邐君工作室后,還一起琢磨劇本,曾經給《微微》和《棋魂》寫過不少經典對白,才華橫溢是沒的說,配合工作也是天衣無縫。
偶然機會下,他們碰到一個現實改編來的犯罪劇本,湊一塊忙了幾天,然后拿出來了兩個套拍的劇本:用同一個案件,講述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一個是從刑偵出發,案件發生,涉案人員各自都可疑,警方經歷幾番斗智斗勇后破案,最后罪犯伏誅;一個則從犯罪心理入手,一步步鋪墊案件發生后的人心博弈,相關的人們在倫理問題中掙扎求生,等到真相大白的時候,死去的人已經死去,活著的人卻未必還活著。
虞芷芃看到劇本的時候,驚艷不已,同一組演員,同樣的劇情,也能夠割裂如斯,統一如斯。兩個劇本的時間線都是一致的,如果想保持觀看感受,先看刑偵版本會有懸疑存在,刺激性強,而看心理戰版本就要帶入感情得多,有種被惡念淹沒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