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把觀眾的興趣和猜測吊到最高,故事就轉向了‘前世’……我承認,這手確實是玩得妙,看了‘前世’的前面三集,如果沒有倒敘的手法,我這樣嘴刁的觀眾真沒多少耐心,看過去流行了多年的活潑小男生成長記,‘修仙’世界再新奇,也撐不了十集。當然,看到后面的變故才能明白,這里是為了反襯將來的,最純真無憂的時光。
“等到‘溫氏’暴君‘溫若寒’壓服‘修仙’世家,搞出了‘圍獵’展示武力,甚至為了震懾,屠戮‘聶氏’,火燒‘藍氏’,血洗‘江氏’,收復‘金氏’……盡管故事還有一些經典武俠套路的痕跡,我卻覺得有意思了起來。因為古典的‘武俠’題材都偏向界限清晰的善惡對立,‘修仙’題材甚至會嚴格用法術這些來劃分正邪,少數披皮黑反派那也都是‘叛徒’。影視劇很少會這么詳細地寫出‘大反派’的權術手段。事實上,能夠抵達巔峰的人,他們或許貪婪暴虐,缺點一大堆,但絕對不會愚蠢。‘溫若寒’就是有梟雄的潛質的那種人,他能力和勢力都已經走到最高層,那當然要更進一步,他身后的團體也只會是因為更多的利益選擇追隨。有那么一點點歷史常識的人也知道,想要搞大一統,那么就必須除掉‘諸侯’封國。以‘溫氏’的能力,足夠干掉出頭的四大‘世家’,再把‘百家’揉碎了吞下去。在權利斗爭下,正邪都是空談,人品好壞無關緊要。想來虞導拍攝《瑯琊榜》練出了手感,在這個魔幻劇中拍出了最正統的朝堂味來。
“更妙的是,面對‘溫氏’的‘暴政’手段,‘修仙’世家在短暫震驚之后,迅速選擇了‘團結’和‘起義’的道路。戰斗力最強大的‘聶明玦’和最有大局觀的‘藍曦臣’不僅持心公正,還能力卓絕,成功將散沙一般的眾多修士給集結到了一起,勉強抵擋住了‘溫氏’完整的大軍。從家國歷史上來說,‘世家’出現這樣的人物,是少數人的幸運,是時代的不幸。為什么,因為他們破壞了‘大一統’。如果‘溫氏’不是殘暴的,‘修士’和‘百姓’會喜歡割據的版圖嗎?顯然不會。這個暫且不說。
“同時,主角‘魏無羨’在整個‘聚義’的浪潮中,卻不是‘領頭羊’,而是被遺忘的‘棄子’。拋開主角視角,宏觀來看,‘魏無羨’是有代表性的舊朝硬骨頭,所以被折磨,被欺辱,被扔到無間地獄一般的‘亂葬崗’,想要他永不超生,同時也是殺雞儆猴。要不是他天縱奇才,他就是在每個時代都必然出現也必然早死的那群人。我知道我說得很冷酷,我其實也在看到‘魏無羨’承受痛苦,在無邊黑暗中掙扎求生的時候,狠狠大哭了一場,因為我看了他無憂的前半生,看了他的絕望,共情到了他的不甘心,這是每個普通人人努力奮斗的原動力之一。順便點贊郁靈宗,他真的長大了,以他現在的年紀,演技表現能力居然能夠帶動我這個老骨頭,了不起。不過這不妨礙我事后抽離出來,思索‘魏無羨’的命運根源。
“在‘夷陵老祖魏無羨’出現之前,反抗‘溫氏’的‘射日之征’是非常艱難的,畢竟‘溫氏’為了‘大一統’早就籌備多年,而其他的大小家族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估計除了在奪回自家地盤時,有那么一點點地頭蛇優勢,大局非常膠著。當時我挺佩服虞導的,她居然能夠讓主角下線休息長達一集,專門描述這場傾天劇變,而且是用了很多大場面,層層鋪墊,上至‘世家’眾人的戰斗博弈,下至百姓平民的顛沛流離,將‘修仙界’的壯闊激烈,人情悲歡,仔細描摹了一番,我個人覺得,這一集可以當做將來類似題材的教科書,‘修仙’和‘武俠’說是另外的世界,其實依然在表達人心和煙火氣,沒有什么挑出框架的東西。
“為了生存而反抗的意志是最堅定的,所以我們觀眾都能站在歷史的高度說一句‘群眾必勝’,但是身處漩渦和僵持的人卻是痛苦迷茫的,就好像有些人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情愿選擇自盡也不想拼死一搏。好在‘魏無羨’帶著‘陳情’來了,用自創的御鬼術法,招來‘溫氏’自己造成的人間怨念,以牙還牙,徹底扭轉了戰局關鍵,終于將‘溫氏’滅殺。虞導用了多少力氣描繪‘溫氏不夜天’的奢華瑰麗,它被摧毀的那一刻就有多么大快人心。我自認已經有很多年不會被影視劇牽動心緒,卻還是拜倒在這一集的運鏡剪輯之下,真的,電影級別的技術用到這里,太妙了,燒錢燒得人神清氣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