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穿著薄羽絨的女孩子拿著兩打a4紙走進門,看得出來是負責試鏡的工作人員。她掃視了一圈房間內或坐或站的十多個男子,然后開口說道:“你們好,辛苦大家過來。先向大家說明一下,我們現在需要試鏡的是兩位男性角色,分別是兩個女主角的父親,所以根據諸位的外貌形象,先初步分為兩組。你們每個人都會得到一個角色的基本訊息,有半個小時的時間用來揣摩人物,然后依次給導演制片進行試鏡表演。如果有人想兩個角色都嘗試,我們建議是先表演完一個,再往后排隊。大家聽明白了?明白了的話,我報一個名字,就來一個人領取人物訊息。”
姜迎波很久沒有聽到這么體貼的試鏡要求了,一時間有些不敢置信。因為過去不少劇組不知道是不是為了故意篩人,會設置很多變態要求,什么臨場反應,什么懸疑布置,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不敢做,變著法地刁難人。不過他很快意識到,這個劇組的做法才是正常的,什么東西要求最高?門檻低的才最高。選擇演員其實很復雜,外貌必須貼合,情緒表達要深淺適宜,電影都是現場收音,所以聲臺行表也都有很高的標準。如果真想拍好電影,放開了細節條件去找都未必能夠撞上一兩個合適的,設置無謂的條件卡人才是不負責任。
所有的試鏡人也就是十多個,姜迎波很快就拿到了自己那份人物訊息,認真看了起來。其實就一張紙,排滿了也就上千字,但他從第一遍開始就逐字逐句地讀,用了二十分鐘才看完,旁邊的人都開始翻來覆去或者念念有詞了,他才開始看第二遍。
從這張紙上來看,角色人物還是很豐滿的,大致是說這個角色父親出生于七十年代初,剛剛成年后,趕上了經濟浪潮,就隨家人出國投奔富裕的親戚,但是國外并不是花花世界滿地黃金,而是殘酷至極的幫派屠殺。好在他頭腦很好,居然在幫忙處理毒品事務的時候,發掘了上學時候的化學天賦,自主研發了新的工藝,提升了毒品的質量還有產量,立刻就進入了幫派核心。從這時候開始,他的生活終于開始了過去幻想中的金光燦燦,走到哪里都是豪車別墅,陪同他出國的妻子和女兒也都過得很不錯。可惜幫派就是幫派,總有人想干掉他,而他的妻子也喪生于內部廝殺中。進入二十一世紀,女兒也到了上初中的年紀,海外毒品市場的爭斗進入白熱化,他便以回國探親并開發新市場為借口,帶著女兒回了國內休假順便躲開權利傾軋。國內還是很歡迎海外以及華僑投資的,普通人也無從調查國外的情況,連白人垃圾和黑人流浪漢都有到華國撈金的,更別說一個揮金如土的華裔大富豪了。所以他這個僑商受到家鄉的熱烈歡迎,電影故事也是從這里開始。
姜迎波雖然很早就到娛樂圈里面打滾,但近年來工作稀少,他便將所有的課余時間都投入到了自我學習中,也算是給將來的角色鋪墊文化底蘊。現在底蘊不知道有多少,至少他看了這個角色履歷,對于劇本創作者還算認可,因為角色命運嚴格契合了時代特征,九十年代的國際爭霸,除了臺面上的星光熠熠,更多還是殘忍血腥。
經歷過如此之多人生跌宕的人,應該是什么樣的?外表溫和,內心兇戾?又或者已經看淡生死,喜怒不形于色?不知道劇本后面會發生什么?這個導演或者制片人是怎么挑選的演員?自己扮演了那么多失敗的反派,現在還來一次?應該不會吧?
神經緊張的時候,時間是過得最快的。之前那位羽絨服女孩已經去而復返,手里還有個小箱子,這玩意很常見,至少試鏡的人都熟悉,也就是抽簽箱,不管是抽順序還是隨機選表演劇本都會用得上,現在劇本都有了,肯定是要抽出場順序。
姜迎波默默起身排隊,然后摸出一個號碼球,上面是三號,那邊就給登記上了。這個數字不好不壞,反正肯定比第一個還有最后強一點,但是這次試鏡的人不多,也沒有很大的差異。
第一個人很快就出去了,十五分鐘后,他回來拿東西。比較熟悉的人問他,他也只是苦笑搖頭,估計是沒得到認可,也沒法透露更多。
姜迎波很感謝這些競爭者都是同齡的“老男人”了,不會像剛剛出頭的小青年那樣咋咋呼呼,也沒有多少“裝樣”的戲精,所以室內的氣氛還算平和。等到那邊叫到“三號”時,他也能夠比較平靜地推門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