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過年了。
按照國歷來說,早在一個月以前,就過了年。
但是按照農歷來說,現在才開始過年。
春節、除夕,華國人最重要的節日。
其重要性,大概是端午中秋這些節日都比不上的。
刻在每個華國人骨子里的,就是過年回家,一家團圓!
然而,每年都有許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回家過年。
有的是因為職責所在,有的是因為工作賺錢,有的是沒錢回家,有的是不想回家。
這是高典在外地過的第一個春節,也是在外面過的第一個年。
很早之前,高典就給父母打電話說過,他今年過年可能回不去。
父母雖然有些失望,可是也表示沒關系,讓高典以事業為重。在事業為重的同時,母親還不忘念叨女朋友的事。
這個被高典敷衍過去。
今天是大年三十,晚上是除夕夜,過了除夕就是明年。
胡德坤讓大家集合,說到:“今天集訓暫停,我們大家包餃子吃!”
場中頓時一片歡呼,似乎有了幾分過節的意味。
包餃子這種事,自然是遇到難倒這些面點師的,即便不太擅長餃子,可是學習一下,也是比普通人包的好。
重點不是包餃子,而是過年的儀式感。
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過年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
除了集訓的面點師們以外,還有工作人員。
兩者加起來大概有五十多人的樣子,聚在一起還真不少。
大家圍在一起,擇菜的擇菜,剝蒜的剝蒜。
五十人份的餃子,包起來挺費事的,不過這里面點師多,大家一人包一些,倒是很快完事兒。
高典也趁機學了兩手,他本身不太會包餃子,現在跟著其他人學了學,做的有模有樣。
過年的時候,吃餃子是很多地方的習俗。
今天,倒是沒有了什么火藥味兒,氣氛也變得輕松起來。
平日里互相較勁的人,今天也有說有笑,互相謙讓。
包餃子的餡準備了許多,葷有豬肉、牛肉、羊肉、魚肉、蝦、蟹……素有香菇、韭菜、白菜、冬筍……
可見是下了血本的。
餃子的餡兒可以通過各種搭配來實現不同的味道,有傳統的,也有創新的。
一群面點師在一起,腦洞能有多大?
晚上的時候,高典看著一桌子的餃子,陷入了沉思。
他覺得他包的餃子柳葉狀的餃子已經很奇怪了,結果更奇怪的都有。
有包子形狀的餃子、燒麥模樣的餃子、春卷模樣的餃子,也有一些動物模樣的餃子。
至于做法,有煮的、煎的、蒸的、炸的。
滿滿一大桌,都快要放不下了。
桌子是幾個案板拼接起來的,沒有凳子,也不需要凳子。
這是一場餃子盛宴,傳統的,不傳統的都有。
五十多個人,每個人端著碗,碗里是蘸料。
對于煮的餃子和蒸的餃子來說,蘸料是靈魂,是點睛之筆。
而蘸料也配備了許多,像咸鮮的、麻辣的、酸辣的、咸酸的。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來上一點喜歡的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