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輪,只有二十五人,這二十五人都是經過大浪淘沙留下來的。
今天比賽結束,時間太晚,分組的事留到了明天晚上。
他們各自告別之后,便各回各的地方。
華國參賽的選手,一個沒少,全部都在,即便是被淘汰了的,也沒有離開。
畢竟人家其它國家都沒人離開,他們自然不能輸了氣勢。
回到住的地方。
高典和魏巧依聊起更換食材的事。
“巧依,我想換些食材。”高典說到。
魏巧依問到:“刀削面的食材?”
高典點點頭,應了聲。
魏巧依沉默一會兒,詢問道:“那你知道哪些是合適的食材嗎?”
之前高典的心思,都放在了百合酥上面,尋找食材的時候也是,并未見他尋找過關于刀削面的食材。
高典說到:“我知道。”
魏巧依聞言,點了點頭,沒有再問什么。
更換食材這種事,很簡單,魏巧依一個電話就搞定了。
高典上交的食材,已經不算制作百合酥的食材,而是制作刀削面的食材。
這個食材的成本,可比百合酥高多了。
主要是貴在熬湯的食材上面。
適合刀削面的食材,高典根本不用去尋找,因為菜譜上都寫著。
這也是高典后來才明白過來,原來菜譜上早就把最適合的食材給寫了出來。
一開始拿到菜譜的高典,并未在意描寫食材時,“最好”后面的那些字。他覺得,反正都是一樣的食材,何必一定要用指定的呢。
在尋找百合酥合適的食材時,高典才恍然明白,原來這些并不是白寫的,而是在告訴學習菜譜的人,這才是最適合的食材!
值得一提的是。
高典在學習這本菜譜的時候,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學習的,也就是說,他和原作者做出來的刀削面,是有細微區別的。
這就和讀書一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雖然高典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學習,但是并未超出這本菜譜的藩籬,也就是說,菜譜上合適的食材,高典也是適用的。
“話說,你這次買的食材有些太雜了吧?我記得你之前制作刀削面,也沒有用這樣復雜的食材啊!”魏巧依問到。
高典深吸口氣,笑著說到:“這些食材,有一部分是上交的,還有一部分是我留著練習用的。”
聞言,魏巧依恍然道:“怪不得!”,突然她又想起什么,“不過,你明天就要比賽了,現在也沒有食材,練哪門子的習?”
高典笑道:“明天才分組,萬一我后天才比賽呢?豈不是就有時間了。”
魏巧依說到:“萬一你明天比賽,不久白瞎了這些食材嗎?”
“也不算,畢竟比賽又不止一場。”高典笑道。
“你倒是挺有信心。”魏巧依看著高典道。
“這不是你教的嗎?”高典笑道。
…………
翌日。
上午半天是分組時間,這個時候,沒什么觀眾。
直播間倒是開著,不過也沒有什么人氣。
二十五個人,分成五組,每組五人。
這個工作量可比之前小太多了,分組的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