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典在心里模擬一番,發現這個方法確實要簡單很多。
糖油一鍋的話,對于溫度就要控制的精準,但是單純的油則不用。
其實炸這個糯米面團,對于火候的要求不是太高,至少沒有糖油一鍋的要求高。
“這也算是一種新的方法,老板為什么要嘆氣呢?”高典問。
老板笑道:“你是外行人,你不懂這些。這糖油一鍋炸出來的糖油馃子才好吃,分開炸,樣子上是差不多,可是味道就要差很多,糖和糯米的結合也不夠緊密。”
高典被人說成是外行人,卻也并不惱怒,對于糖油馃子來說,他確實和外行人差不多,畢竟他并沒有學過。
“咱們老祖宗留下智慧,并不是為了炫技,而現在很多人自作聰明。”老板嘆息著。
高典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只說到:“肯定還會有人愿意學習的。”
“希望如此吧。”
……
與賣糖油馃子的老板告別之后,高典和魏巧依繼續走著,高典在回想剛剛和老板的對話。
“巧依,你說用這種取巧的方式,算是一種退步嗎?”高典問到。
“你還在想這個呢?”魏巧依笑道。
“嗯,剛剛老板說的話,我忽然有些感觸。”高典點頭。
魏巧依沉思一會兒說道:“這個我下不了定論,進步和退步,或許并不能一概而論。”
“怎么說?”高典問。
“你看啊,傳統制作糖油馃子的方法確實更好,但難度也更大,想要學會,要花很長的時間。”魏巧依說。
高典聞言,贊同的點頭,同意魏巧依的說法。
“但是那種取巧的方式,難度就下降了很多,一般人想要學會,花費的時間不需要那么長。并且……也更加容易普及。”魏巧依說。
說到這里,魏巧依頓了頓說到:“有時候一些手藝的失傳,或許并不是老師傅們不愿意傳授,而是愿意花時間去學,能夠學會的人不多。”
高典聞言,沉默著,思考起來。
手藝簡單更容易傳播,也更容易傳承下去,而復雜的手藝或許真的容易消失。
不由得,高典想起包子饅頭面條,這種面點擁有的歷史很長,能夠傳承這么久,變化出這么多花樣,不正是因為制作簡單嗎?
想了會,高典笑道:“我大概能夠想通了。”
魏巧依歪著頭看著他說到:“今天怎么感覺你奇奇怪怪的,感觸挺多啊。”
高典一怔,失笑道:“有嗎?”
魏巧依認真的點點頭。
高典說到:“我也不知道。”
“哦,對了,待會吃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