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典目光看著廚房,眼神有些擔憂,不僅僅為了魏巧依,也在為自己而擔憂。
他們兩人能夠服眾嗎?
這點高典并不清楚,可是魏巧依這樣接下來,想必應該是有自信的吧,那自己呢?自己怎么辦?
想到這些,高典沒有心情和身旁的余東聊天。
過了許久,廚房那邊傳出動靜,只見很多人推著餐車出來。
餐車上面的盤子里,裝著的是一個個精致的包子,看起來有些像是小籠包,但是又感覺不一樣。
王兆華看了眼那包子,眼里露出一絲笑容。
“這是魏老爺子的九妙包子。”
這時候,有人在一旁驚呼道。
“確實是啊,好久都沒有看到這道面點了,也不知道這位小魏廚師學到了幾分真傳。”另外有一人笑著說。
王兆華看著這道面點,心里默默嘆息一聲,這道面點算是他師父最拿手的面點之一,并且是獨創面點。
所謂九妙包子,是指里面用了九種餡料,每種餡料都是精心制作而成。
當然制作這道面點的難點,并不在于用了九種餡料,最主要的是,這九種餡料能夠做到互相獨立卻又互相影響。
其做法是,使用特殊的手法,做成九個空腔,在每個空腔里面塞進去一種餡料。
這有些像是四喜蒸餃的做法,和四喜蒸餃比起來,難度卻又高了許多。
九妙包子很小巧精致,比普通的包子要小,比起小籠包來,又稍稍大一些。
在如此狹小的空間內,做出九種空腔,把餡料塞進去,保持包子皮不破,并且不影響外形,這需要極大的耐心和細致的手藝。
九妙包子看似小巧玲瓏,但是腹有乾坤,一般人學不會。
王兆華也沒有學會這道面點,做是勉強能做,可是做出來的效果就差強人意。
眾人說的不錯,九妙包子確實很久沒有看見過,自從自己老師因身體原因退休之后,九妙包子就很少出現。
王兆華隔得有些遠,他瞇著眼睛,仔細看著這道九妙包子,王兆華暗自點頭,從外形來看,應該是很成功的。
高典不知道什么是九妙包子,可是他身旁的余東卻驚呼出聲。
高典是第一次得知九妙包子之名,他不由問到:“這包子有什么說法?”
余東看了眼高典問到:“你們不是一起的嗎?不知道這九妙包子?”
高典搖搖頭,他入行的時間太短,很多事情并不清楚,他很多知識,都是從網上看來的。
而這九妙包子,顯然不再網絡當中。
余東猶豫了一會兒,解釋道:“這九妙包子從名字上就能看出,有九種奧妙。一個包子包入九種不同的餡料,每咬一口,從不同的地方咬,都能嘗出不同的我味道。”
聞言,高典心里有些了然,但是卻不以為意,九種餡料而已,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余東繼續解釋道:“這九妙包子制作起來很難的,而且我聽說,人家用的是九種餡料,而不是九種食材。單一的餡料,或許就要用到好幾種食材。這樣一算的話,所需要用到的食材可不得了。”
高典在一旁聽著,他現在有些恍然。
余東嘖嘖兩聲,隨即又沉默不語。
魏巧依制作的九妙包子不少,所有的比賽選手,都能嘗到,并且就是評委,也有份。
可謂是請所有人品嘗了。
“諸位請嘗。”魏巧依說到。
九妙包子名聲并不顯,因為制作難度的緣故,所以市面上基本上找不到,他們的年紀也不是特別大,不知道九妙包子也算正常。
就像高典身旁的余東,也是偶然間得知,他還吃過呢。
此刻,他也算是如愿,年輕時候想吃,可是吃不起。
包子送上來,高典看著面前的九妙包子,用手拿起來,咬了一口。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味道,他這一口下去,嘗到了好幾種味道。一開始涇渭分明,慢慢的又融合到一起,美妙的滋味在舌尖蔓延跳躍。
緊接著他第二口全部吃下去,味道和剛剛又有不同,同樣的美妙,卻是不同的滋味。
高典很難用言語去準確形容那種滋味,因為有多重餡料,所以在口感和味道上的層次,極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