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完衣服,水華嬸關上自家的門,來到房子門還開著的玉蓮家院子。
她站在院子里朝屋里喊道,“玉蓮、玉蓮,在家嗎?玉蓮……”
好一會,在房里忙著的玉蓮,聽到聲音,急匆匆走出來,“水華嬸。”
看著灰頭灰臉的玉蓮,水華嬸說,“叫你老半天了,還以為你不在家里。你在屋里是干了什么?”
玉蓮解釋道,“今早,我發現放稻谷的麻袋破了一個洞,掉了不少稻谷出來。我看家里是進了老鼠,我在找,就沒聽到你喊。”
農村家,最討厭的就是老鼠。自己辛苦一年才得了這一點糧食,結果老鼠還來偷吃,是人都恨。
水華嬸嫌棄道,“這些老鼠,可真夠討厭的。每到這種時候,就來偷糧食過冬。”
“這些天,我都聽好幾個人說家里鬧老鼠了。”
她給玉蓮出主意,說,“你也不要急。回頭,我去我三嬸家,給你把她家貓借過來。一個晚上,肯定連老鼠窩都給你抓出來。”
說到這貓,水華嬸可是一肚子話要說,“我三嬸家這貓,長得剽悍,吃得也很多。把家里的老鼠抓完了,還跑去別人家抓。”
“平常,都不用喂它吃。它自己就能去找吃的,每次都吃得肚子漲漲的。”
“自從養了這貓之后,我三嬸家,不要說老鼠偷吃。就是人來,也給你抓傷了。”
“這貓和我家也熟,偶爾也會過來我家,順便幫我們抓老鼠。”
“等我們下山回來,我就去問我三嬸,給你把貓送過來。我們現在,抓緊時間上山。”
聽到這貓這么好,玉蓮恨不得馬上去把貓借過來。她家就剩這一袋稻米了,他們都省著吃,哪能讓老鼠給偷吃。
可水華嬸的催促,玉蓮不是很懂,“上山做什么?”
家里的木柴,玉蓮早就準備好了。就連野菜干,也準備了很多。連著她種的白蘿卜,每天躺開肚皮吃,也足夠吃到來年的。
而且,這是南方,又不是北方,一到冬天就一點綠也看不到。雖然冬天山上的野菜很少,可也是有的。
所以玉蓮這些日子,都沒上山,也不知道水華嬸怎的來找她上山。可家里暫時不缺吃的,加上天冷了很多,玉蓮不是很想上山。
玉蓮這一臉的無知,到時輪到水華嬸感到疑惑,“你不知道嗎?村里準備祭拜龍王,這兩天,村里的男人都進山打獵,或者下河抓魚去。”
“我們女人,也得上山撿山貨,摘粽葉。”
這事,玉蓮還是第一次聽說,“我不知道啊!”
水華嬸知道,玉蓮沒必要說謊,她想到一個可能,問,“二房沒有人來告訴你這件事?”
剛想問二房是什么意思的玉蓮,腦海突然想起來。
村里一共分五房人,是來這里的老祖宗,幾個兒子的后人。
而玉蓮這一脈,就是二房兒子的后人。而水華嬸一家,就是三房兒子的后人。
見玉蓮沉默不說,這就是默認了,水華嬸氣得罵人,“狗眼看人低!眼里就只能看到錢,都不怕掉錢洞里被淹死。”
想到玉蓮這些年的情況,對村里的事不清楚,水華嬸和她解釋,“你不是第一個被他們這樣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