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吃完走了,顧玉豪收拾碗筷放在泡了草木灰的水桶里清洗。
看了一眼空著的小鐵鍋,顧玉豪問玉蓮,“大姐,我們還賣嗎?”
已經死心的玉蓮,只能無奈道,“不買了,剩下的,我們拿回去吃。”
經過今天,玉蓮清楚知道,買湯這條路走不通。要是買的粉湯,或許大家還覺得劃算,不一會嫌棄貴。
畢竟都知道這是豬頭肉來的,花一文錢買來吃那么一點,自大家自然就會覺得貴。
要知道,或許一開始,不該說得那么明白,就說是肉煮的,可能還有人會買。
唉!都是人精來的啊!你不說,難道人家就認不出來,這是什么來了嗎?
真要論起來,這個豬肉湯,玉蓮只賣出去一碗。前面那四碗,人家買的是蘿卜,而不是湯。
湯只是附送而已啊!
玉蓮開始收拾東西,一邊還不忘瑣瑣碎碎的嘮叨著,“雖然這賣湯的生意做得不成功,可起碼還有另一起生意做成功了。”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
“人生,真是處處都有意外之喜啊!”
等顧玉豪洗完碗筷,玉蓮就提著水桶去身后沒人的地方倒水。
在玉蓮去倒水的時候,顧玉豪就守著東西,順便聽附近幾位婦女說的八卦事。
倒完水回來的玉蓮,對顧玉豪說,“走,回家去。”
今天玉蓮掙了不少錢。可是除去成本錢,也就掙十文錢。而這十文錢,還不夠玉蓮還小南娘買稻谷種的錢。
感覺掙了很多錢,實際上一算,還是窮人一個!
因掙不到錢,所以玉蓮也沒舍得買東西回去吃。不過,她去一趟豬肉檔,問老板要了兩根棒骨。
沒錢買肉吃增肥,吃這個棒骨的骨髓增肥也是不錯的選擇。
走出集市,顧玉豪這才對玉蓮說,“大姐,剛才打架的兩人,其中有一個是林家村的。”
“林家村。”玉蓮問清楚,“你是說,我們隔壁村的林家村?”
顧玉豪點頭,“沒錯,就是林家村。”
說到林家村,顧玉豪想起一件事令人開心的事。
他對玉蓮說,“大姐,再過十天,就是冬至了。到時候,林員外肯定會布施姜飯的。”
“他家做的姜飯,很香,還是甜的。”
這兩個字,玉蓮是第一次聽說,還真不清楚是什么食物來的,她問顧玉豪,“姜飯?是用姜煮飯嗎?”
顧玉豪點頭,然后和玉蓮解釋這姜飯的做法,“我吃過姜飯,用的是姜和糖煮的。這姜和蔗糖,都得磨碎了,放進飯里一起煮。”
玉蓮實在想象不出,這姜飯的味道,只覺得味道肯定怪。
先是姜的刺激味道,接著就是飯甜的味道,總感覺這兩種味道加一起吃,她會吐出來。
不過,對于顧玉豪知道做法,玉蓮還是有些意外的,“你這知道的挺多?”
顧玉豪說,“每次林員外布施,我要是知道,都會過去領的。”
“有一次,我跟著小南去早了。見到外面的下人怎么做這姜飯的。”
玉蓮好奇問,“他們不是在廚房里煮好,再抬出來分的嗎?”
顧玉豪說,“不是的。每年來的人很多,為了快點煮好姜飯分給大家。林員外就在外面放上三個大鐵鍋,一起煮這個姜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