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才嬸聽得直搖頭,她就知道會是這樣。那就難怪,大鵬娘會被趕回來。
玉蓮一臉傾佩的看著怒氣難消的大鵬娘,對于不講理的人,就得這樣才行。
說完氣人的家事后,大鵬娘這才想起問水才嬸,“你這是去哪?今天可不是趕集的日子。”
水才嬸說,“去城里給我講買藥,順便帶族侄女去城里買農具。”
見大鵬娘看向自己,玉蓮對人點頭,“嬸子。”
大鵬娘打量玉蓮,笑問道,“侄女今年幾歲?”
玉蓮回道,“十五。”
大鵬娘點頭后,就不再問了,反而看向水才嬸,“從我娘那里回來,經過田家村,我見到差衙去村里征丁。”
“我問了田家村的人,他們說,縣里要招好多男丁去修城墻和水渠。”
“田家村就是我們縣的,我看今年村里可能要征丁了。”
雖然修城墻水渠這些苦力活,不如當兵危險,可還是會出人命的。
水才嬸心里不安,“確定嗎?要征多少人?”
大鵬娘搖頭,“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全縣都征丁,還是只征一些村而已。”
“我問了村民,說他們村里征了三十個男丁。問了差衙,他們說了這還不夠,還得征。而且,有一部分人,還得去別的縣和州。”
去了外地,那就說明需要的人很多,水才嬸猜測,“照你這么說,那應該是所以村都征丁。”
大鵬娘說,“就是每個村都征丁,也好過是征兵的。征丁,要是有錢的,還可以不去。”
“可還是征兵,你就是散盡家產,也不一定能把人留下來。”
對于這件事,大鵬娘看得很開的,她說,“戰場上刀劍無眼,人可是隨時就沒命了。這可比修城墻水渠,危險多了,命也掉得快。”
“和征兵相比,我覺得征丁還好我。起碼人能活得久,還能運會遺體。”
玉蓮很是意外看向大鵬娘,在這里認識那么多人,大鵬娘絕對是玉蓮見過活得最通透的人。
這個道理,水才嬸自然也懂,可心里還是會擔心的。尤其是要去別的縣和州,這路途遙遠,也不知道會出什么意外。
水才嬸心里盤數時間,說,“說起來,我縣都要三十幾年沒有征兵了。”
大鵬娘笑道,“沒有征兵,可不是說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水才嬸點頭認可,“現在大家的日子,是真的越過越好了。沒典妻買兒的,沒有餓死冷死的。大家都能吃上一頓,活著。”
后面的玉蓮聞言,心里有泛酸。這世上,最幸福的時代,就是活在沒有戰爭的時代里。
在這沒有戰爭的日子里,就不會有妻離子散,就不會有家破人亡。人人都能享受天倫之樂!
可和平時代太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