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顧玉豪就要出發去太平縣。所以一早,玉蓮就上山,看能不能找到一些野雞蛋鴨蛋,還有鳥蛋之類的山貨。
她準備做成醬油鹵蛋,給顧玉豪帶在路上吃。家里面粉什么也沒有,也不能做饅頭之類,因此就只能帶這些耐放幾天的肉類。
在山里找了大半天,玉蓮只找到兩窩鳥蛋,加起來有十一個。這鳥蛋雖少,可勝于沒有。
這大半天里,這蛋找的不多,可玉蓮卻采摘了不少的木耳和蘑菇。
回到家里,玉蓮先把木耳和蘑菇給曬了。再拿上木盆、菜刀和矮凳去小溪,把養了兩天兩夜的河蚌給破開挖肉。
玉蓮準備把河蚌肉、田螺肉、鳥蛋,和醬油辣椒一起熬煮,浸泡過夜入味。
明早再早早起來,瀝干水分,下鍋里煸炒干水分。那么,這些肉就可以存放好幾天也不會壞。
那顧玉豪在趕路的途中,可以隨時吃,不需要加熱的。
還沒到小溪,玉蓮就聽到一錘錘敲打聲。走近小溪,玉蓮這才看到發出捶打聲的人。
玉蓮往昨晚放背簍的位置走去,她朝樹下坐著的人喊道,“貝嫂子。”
聞聲,貝嫂子抬頭,見到是玉蓮,笑顏道,“是玉蓮啊!”
見玉蓮從小溪里拉起背簍,貝嫂子說,“這背簍原來是你的。一個時辰前,有幾個孩子過來這邊玩。看到背簍,就想拉起來。”
“我看這背簍不像是他們的,就出聲制止了他們。他們可能也是怕了,就跑了。”
這背簍不鏤空,加上上面蓋了一個木盆,所以是看不到背簍里面是什么來的。
見玉蓮剛才很是用力的拉上來,貝嫂子就好奇問道,“你這里面裝了什么?怎的還放在水里泡那么久?”
玉蓮拿開木盆,把背簍倒扣在木盆上倒出來,她回答貝嫂子的問題,“是田螺和河蚌。是前天晚上,我和我妹去溪河里挖過來的。”
“這田螺、河蚌里面泥沙多,所以得養上一兩天吐泥沙。這樣吃起來,就不會吃到泥沙了。”
看了眼滿盆的田螺,貝嫂子又開始拿起木錘捶豎起來的一節竹竿。
她和玉蓮說,“這河蚌,我家那邊,都是煮熟了,切片曬干。煮菜湯,炒辣椒,可以放幾片下去提鮮,很好吃。”
玉蓮點頭,“我也是這樣做的。這河蚌很大,一次吃兩個就夠了。剩下的,就可以拿來曬干,留著以后吃。”
看著那被敲成菊花散開似的竹竿,玉蓮忍不住好奇問道,“嫂子,你這是在做什么?”
貝嫂子邊敲,邊說,“敲竹子,把這竹子敲軟了,揉搓做成竹鞋。”
“竹鞋?”看著被敲爛的竹子,玉蓮是滿心疑惑。她知道竹鞋是用竹子做的。
可那竹子得煮了才行,不是敲爛的啊!
玉蓮問道,“要是做竹鞋,那不是扯竹皮的嗎,怎的是敲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