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娘進屋后,連大娘吃著芋頭,問玉蓮,“你知道你五叔公要回來村里的事嗎?”
“我聽人說,清明那天,他兩父子還去了你家里吃飯。”
玉蓮停下嗑瓜子的手,看著連大娘點頭,說,“清明那天,我五叔公和堂叔去祭拜我祖父母,我們遇上了。”
“回來的時候,我請了五叔公去家里吃飯。他答應了,就在我那吃了晚飯后,回四叔公家里。”
“五叔公也和我們說,他要在村里建房子,以后回來也有地方住。”
其實那天,玉蓮就是客氣問一下,她也很意外,五叔公居然答應來她家吃飯。
那頓晚飯,大家吃得很開心。席上喝酒,顧玉豪陪喝酒,五叔公很是開心,說了很多事,也喝醉了。
連大娘又問,“你五叔公,是不是準備一家都搬回來定居嗎?”
她接著和玉蓮說,“族長早就把他寫上族譜了,還是你曾祖父死前和給族長說的。要是那天你五叔公回來,就叫人留在村里,名字也給寫上族譜。”
這個,玉蓮就沒聽說過,她搖頭,“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我問了五叔公。他說,堂叔們自小在外,在哪安了家。而他和五叔婆都老了,所以想要落葉歸根。”
“至于堂叔他們,是不回來的。在那邊,他們還有生意。所以,以后要是回來長住,也是我五叔公和五叔婆。”
“五叔公說,這幾年,他們還能動,就留在那邊帶孫子。就清明的時候才回來。”
連大娘一臉原來如此,“這么說,就你五叔公兩夫妻回來,不是他們一家大小都回來。”
見玉蓮點頭,連大娘一臉鄙視道,“你四叔婆啊,說話真的只能信這一半。”
玉蓮不解的看著連大娘,這事和她四叔婆有什么關系?
面對玉蓮的疑惑,連大娘和人解釋,“就是她說你五叔公一家要回來住的。還到處和人說,多虧她這個嫂子的功勞。”
“讓泉下的公婆了卻心愿,可以安息。讓他們幾兄弟有生之年,可以團圓。”
回想那會玉蓮四叔婆那一臉得意的樣子,連大娘眼里滿是不屑,“她把自己說得是一個多好的嫂子,把離家出走的小叔子給勸回來。”
“她還說,你五叔公想要給大兒媳婦抱養一個閨女,看中她家的孫女。”
“可她不舍得孫女,就沒有答應。還說,等人回來住,就讓孫女多去走動,那就是一家人了。”
“別的,我不敢斷言,可孫女這回事,絕對不可能是真的。”
抱養這件事,玉蓮知道一點。那天喝醉的五叔公也說,想要給大兒媳抱養一個閨女。
說是大兒媳的閨女不幸夭折,大兒媳整天以淚洗臉。雖然之后也生了二個兒子,可還是想著第一個閨女。
這次本是兩個兒子陪五叔公回來祭祖的,可因為大兒媳身體不好,大兒子就走不開。
家里人也說,要不抱養一個閨女給大兒媳。所以五叔公就想著,要不就在村里抱養一個。都一族之人,多少有點血緣,好過其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