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才嬸指著下顧村說,“胡英麗的大姐。她家外甥今年也參考了,中了秀才。”
和大娘還以為說的是當下翻了白眼,“那都是嫁出去的姑娘,她的兒子就是做了官,那也和我們村扯不上關系。”
水才嬸搖頭,說,“昨天在林員外家,我聽她們說……”
和大娘她越走越遠,聲音漸漸也沒了。院子里砍竹的顧玉豪,聽到這,也再聽不到一個字。
這次上山,玉蓮并不是在山里找山貨,而是在水里找河蚌。
前幾天趕集,玉蓮把自己的山貨拿去賣,雖然錢都賣完了。可掙的錢,都不到五十文錢。
唉!這掙錢的速度真的太慢了!
本來,玉蓮是準備把所有的山貨拿去城里賣的。結果小南娘和她說,其實拿到集上賣給那些收山貨的商人,這價格也是一樣的。
小南娘之所以這么說,那是因為,她自己也賣過,所以知道價格。
怕玉蓮會被騙,那天,小南娘還特意和玉蓮去集上賣山貨。把她最熟悉的一位收山貨的商人,介紹給玉蓮。
對此,玉蓮自然很是感激的。而她從那位商人哪里了解到,除非是很稀少的山貨,要不想靠這普通的山貨掙大錢,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玉蓮就死心了。不再幻想山貨,短時間內讓她可以掙大錢。
所以重新思考的玉蓮,終于在昨晚,想到了一個,幾乎不用成本,就可以掙錢的生意。
那就是做一道蒜蓉河蚌肉,把河蚌肉和蒜蓉一起熬煮到軟。到時候,拿到城里去賣,一文錢一碗,那么多肉,又香,應該很好賣的。
當然了,理想是很美好的。至于現實,就得到時候才知道。
幸好水里的河蚌多的是,所以玉蓮只是費力氣把它挖出來,到不擔心,沒有河蚌挖。
連續挖了兩天河蚌的玉蓮,可是足足挖了五背簍的河蚌回去。
為減少河蚌的泥土腥味,玉蓮把河蚌放小溪里養了三天,這才開始挖河蚌肉,準備第二天拿去城里賣。
飯桌上,顧玉豪聽著玉蓮和他說明天去城里,要注意的事項。心里是很懷疑,這蒜蓉河蚌肉,真的能賣得出去嗎?
之前玉蓮也做過豬頭肉湯賣,雖然賣了完了,可也只是走運而已。
這一次,他們也能這么幸運嗎?
等玉蓮說完后,顧玉豪問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大姐,這河蚌肉太有嚼勁了。”
“就算一文錢一碗肉,可這買回去,嚼不動,人家也不會再想賣的。”
意思就是說,這次可能人買了回去,可下一次就不一定有人買。
玉蓮胸有成竹道,“這個問題,我早就想好了。就是再有咬勁的東西,只要煮的時間久了,也是會軟化的。”
“今天,我就把所以河蚌肉給挖出來。接著,就煮一遍水。等到晚上我們睡覺前,就放灶里煮。”
“一晚上的時間,我就不信,這肉還不軟了。”
這時候,顧玉豪明白了,他看向廚房門口那一根大樹干,“難怪大姐你找這么大的木柴回來,原來這是有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