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撒謊,但這個謊撒的還比較合理,而路遠真有高中同學在城里,人家老爸也確實是干部。
這些生產隊的人也是知道的,所以當劉彩娟把這件事公布以后,堵住了大家的嘴。
自此也沒人再懷疑路遠打生產隊糧食的主意了。
后來路遠又抽時間到城里去賣糧食,不過這回賣到另外的地方,不是之前的餐廳。
城市那么大,單位那么多,年本來缺的就是糧食,尤其是上等級的大米。
而且還是批發價。
因此路遠沒怎么費勁就把倉庫里的米再一次賣掉,又賣了一百多塊錢。
兩次加起來就有三百多,這在當時算是不少的錢了。
當年因為什么都不敢干,投資不行,大搞養殖業也不行,而且也不能讓別人知道自己有錢。
所以路遠干脆把這筆錢存進了銀行,存了300塊,剩下的揣在口袋里零花。
這次把米賣掉之后,晚上他進倉庫里面去看,嗯賣掉的米沒有出現。
第二天進去看也沒有出現,為此路遠有點兒失落,以為倉庫里的米再也不會出現了。
如果倉庫里的米不再長出來,等于他這個倉庫就成了累贅,沒什么鳥用。
他也就沒怎么在意,過了一個星期,他進倉庫拿東西的時候,忽然發現米又回來了。
這一發現又讓他驚喜了好久,不過他因此而推斷出,米大概賣掉后一個星期到半個月左右,倉庫里才又有米出現。
就是說倉庫里面的米不是無限的,但也不是沒有,它會定期讓空了的倉庫回歸到原來的樣子。
所以說半個月才又有米賣,路遠還是很感激,畢竟一個月買兩次,就是三百多塊錢的收入,一年三千多塊錢。
這在當年可不是一筆小數。
把錢集少成多存起來,除了必要的時候建房,買家具,還可以作為以后的創業資金。
有了第一桶金,干什么就容易的多,這么計劃著,路遠自然是心情大好。
人自信,就會活的瀟灑,同時更加展露出青春的風采。
而時光總是匆匆向前,轉眼就快到了農歷二十四節氣的大暑。
大暑將至,天氣越來越熱,在熾熱的陽光照耀下,田里的稻谷顆粒飽滿,金黃一片。
一年一度的早稻收割季又到了,作為隊長的路遠自然就更忙了。
栽的及時,肥料下的充足,管理的又到位,今年的稻子跟往年完全不一樣,連生產隊的小孩兒都興奮地喊道:
“豐收啦,豐收啦,今年不用挨餓啦,路隊長真牛!”
糧食增產,全生產隊的人心里都很高興,路遠剛出了成績,大家對他很擁護,所以他安排起農活來,也更加的順暢。
無論安排誰干啥,大家基本都沒什么反對意見,就算有,也只是小聲的嘀咕兩句。
反正沒有公開的跟他唱反調。
就連跟他不對付的隊委會成員,現在看他的眼神都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