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獲豐收,雖然很忙碌,但稻谷曬干以后,家家戶戶暫時都有飯吃了。
當年來說,最多就是稀飯,要吃干飯沒門兒,最多過年過節或者有客人什么的,才能有機會吃干飯,對于平常,稀飯還照的見人影,而且有吃就不錯了。
路遠當隊長就算增了產,但增加的量有限,后來經過統計,除去交糧,還有之前借支的儲備糧,一個人比往年多分了二十幾斤谷子,加起上之前儲備量的50斤,每個人多分七十多斤谷子。
其實已經算相當不錯了,七十多斤谷子,兩個月的口糧,加上后來晚稻增收的,一年總體每人都分到120斤左右,讓生產隊的人這一年的日子好過的多。
有飯吃了,早有稀飯吃了,大家的心情就會好的很多。
當年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露天電影,一般來說公社偶爾會放一次,一年有幾次看電影的機會。
有時候村里也會放,但機會更少,所以每次看露天電影,幾乎都是人山人海,很多家庭傾巢出動。
離得近的,早早的把凳子擺好,把位置站起來,遠的就只有去站著看,小孩子在前面看不到,或者說已經沒位置了,只能跑到銀幕后面去。
由此就可以感覺到,那種熱鬧程度。
弄完秋收,把晚稻秧苗插下去再曬干交完糧,離中秋節就不遠了。
讓人高興的是,村里竟然要放電影,是公社的電影放映隊下來放的,說什么為了宣傳計劃生育。
當年的計劃生育宣傳的可熱鬧了,放電影之前,先要放半個小時的幻燈片,主要就講少生優生,幸福一生,反正就是專門講少生孩子的好處。
當年為了鼓勵計劃生育,孩子出生生產隊要獎勵600工分,自留地1.5倍,去搞結扎的還獎勵肉票。
反正整的天花亂墜,說的比唱的都好聽。
而對于豬腳路遠來說,計劃生育給他沒關系,他去純粹為了看電影。
據透露出來的消息,這天晚上的電影,第一場就要放映《閃閃的紅星》。
這部片子在當年可是引起轟動的電影,潘冬子的形象深入人心。
里面的歌后來讓人們相互傳唱,經久不衰。
潘冬子的媽媽被大火燒死的場景,震撼著現場的每一個人。
還有一句成了人們,特別是小孩子的口頭禪,動不動就比劃著說:“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聽說演這樣的電影,自然是萬人空巷,總之比平常的人更多。
幸好選的場地夠大,如果小了,根本裝不下。
為了看電影入園,全家都提前吃晚飯,吃氣飯老爸老媽端著凳子去了。
妹妹林小玉和自己的小伙伴兒同學們一起去了。
路遠本來想和幾個哥們兒一起去,結果去叫的時候,人家早跑了。
于是他只能一個人孤家寡人,踩著新生的月色,晃晃悠悠去看電影。
年輕人眼睛好,無論什么時候看電影,從來不拿電筒,路遠也不抽煙,很少喝酒,主要是不怎么能喝。
算是典型的五好青年啦。
長得帥,又沒有大的缺點,現在豐收了,又多分到一點糧食,小日子好過了不少。
而且之前才賣了兩頭肥豬,在臨近的生產隊引起了轟動。
因此在這特殊的晚上,當周遠一個人往放電影的地方走去的時候,有一個女孩子緊緊的跟在他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