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竟然搞起了文學創作。
一開始全村人都在笑話他,覺得他純粹就是吃飽了撐的,一個沒讀幾天書的老農民,能寫出什么好東西來?
再說別人搞創作都是為了賺錢,他家又不是很缺錢,他搞創作為了什么?
出名嗎?
一個初中生,總共才讀幾年書,而且離開學校幾十年了,學到的幾個字早就還給老師去了,靠什么出名?
有句話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還有一句話叫士隔三日,當刮目相看。
老農民陸一民,每天吃飽了沒事,在家里拼命的寫呀讀啊。
1989年的時候,家用電腦很少,老農民也不會,并且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要用電腦去寫作。
他買了很多的信簽紙,用這個打草稿,打好覺得還行,就用每張400個字的那種方格紙抄寫。
抄完了再改改,完了再寫,抄上幾遍,自己感覺還不錯,然后裝到信封里,貼上郵票。
往雜志社,報社投寄。
比較長的稿子,信封裝不下,就拿到郵局去寄。
老路干這份工作的時候,干的很有勁頭,用廢寢忘食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為此老伴兒劉曉娟難免不會抱怨。
又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兒子路遠,在廠里吃不回來,劉彩娟連叫了兩遍老路吃飯,依然沒有反應。
于是就站在門口生氣的哼哼道:“你寫來寫去的寫個啥呀?三天不吃飯還能不能寫下去?”
“你懂啥呀,這叫追求,一個人不能只為了吃飯而活著,活著的意義就在于有追求。
有追求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才過的充實,如果一個人沒有追求,一天到晚只知道吃喝玩樂,就相當于行尸走肉,無異于造糞機。”
路一民放下手中的鋼筆,抬頭說道。
雖然小說沒寫出什么名堂,但老農民說話已經開始文皺皺的了。
老伴兒劉彩娟聽得有些皺眉頭,在門板上拍了兩拍說:
“既然你那么有追求,就繼續洗吧,我要吃飯去了。”
這時候路一民站起來,跑到門口拉著媳婦的手笑嘻嘻的說:“追求和吃飯兩者并不矛盾。
追求夢想離不開能量的補充,但光補充能量沒有夢想,人確實失去活著的意義。
這話你應該不反對吧?”
“你的話都是真的,我怎么可能反對?”劉彩娟在自家男人的手上拍了一下,有些不服氣的哼哼道:
“你是有追求的人,離咱遠點兒,不然會掉價。
咱就是一農村老太婆,活著的意義就是每天洗衣做飯伺候人,我怎么這么賤呢?”
“老太婆,不是你賤,你這是高尚,愿意為家庭付出。
都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個偉大的女性,你兒子開始走向成功,他背后偉大的女性就是你。
你家男人以后要是成功了,我背后偉大的女人更是你,所以你非常的了不起,你是世界上最牛掰的女人。”
不得不說,老農民路一民這段時間潛心的學習和寫作,在讀了很多文學作品之后,拍馬屁的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